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59篇 |
免费 | 25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48篇 |
工人农民 | 36篇 |
世界政治 | 32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44篇 |
法律 | 931篇 |
中国共产党 | 32篇 |
中国政治 | 181篇 |
政治理论 | 432篇 |
综合类 | 54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7篇 |
2024年 | 23篇 |
2023年 | 31篇 |
2022年 | 15篇 |
2021年 | 52篇 |
2020年 | 76篇 |
2019年 | 53篇 |
2018年 | 50篇 |
2017年 | 64篇 |
2016年 | 44篇 |
2015年 | 55篇 |
2014年 | 109篇 |
2013年 | 171篇 |
2012年 | 177篇 |
2011年 | 161篇 |
2010年 | 123篇 |
2009年 | 160篇 |
2008年 | 138篇 |
2007年 | 162篇 |
2006年 | 146篇 |
2005年 | 137篇 |
2004年 | 140篇 |
2003年 | 75篇 |
2002年 | 60篇 |
2001年 | 24篇 |
2000年 | 13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Based on the limited effectiveness of state laws, and lack of harmonization at international level a number of states started to introduce policies to block access to Internet content and websites deemed illegal which are situated outside their legal jurisdiction. However, blocking policies are not always subject to due process principles, decisions are not necessarily taken by the courts of law, and often administrative bodies or Internet hotlines run by the private sector decide which content or website should be subject to blocking. Therefore, increasingly, the compatibility of blocking action is questioned with regards to the fundamental right of freedom of expression. This article assesses significant developments at the pan-European level with regards to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ternet content blocking policies. Adaptation of content blocking policies from certain member states of both the European Union and the Council of Europe will be used to assess the nature and implementation of access blocking policies. It will be argued that there could be a breach of Article 10 of the European Convention on Human Rights if blocking measures or filtering tools are used at state level to silence politically motivated speech on the Internet. 相似文献
122.
身份证明与个人信息保护——我国居民身份证法律规制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社会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权威的身份证明,由公权力介入推行的身份证明制度满足了这种需要,并在社会生活中广泛应用.但是只有通过法律规制明确公民个人信息自决权,并设定政府不侵犯和保护个人信息的责任,才能真正发挥身份证证明身份的权威作用.我国日前身份证法律规制的弊端在于政府没有履行必要的个人信息保护职责,公民的个人信息主体地位缺失,导致了政府滥用职权和个人权益受到损害.所以必须以保护个人信息为核心完善我国的居民身份证法律规制制度. 相似文献
123.
表达自由是自由社会的人们享有的一项带有普遍性的、根本性的权利,通常表现为宪法或法律规定的权利。鉴于各国政治和法律体制以及文化环境之不同,人们享有该项权利的普遍性和充分性存在很多差别,因此,可从比较法,特别是普通法的角度关注该项根本权利的行使及对其设定的界限和施加的限制,集中展示强加这等界限或限制的法理学说、理据以及方法和途径,并分析提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4.
近代宪法学说有个发展过程。这个过程既是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国人不断反省传统的与既存的制度与文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国人为了早日改变积贫积弱落后挨打的被动局面、实现迅速崛立于世界富强国家民族之林的梦想,努力地拿西方先进的东西特别是西方宪法和宪政来改造中国。此处尝试把近代宪法学说的发展过程划分成四个阶段,以便更清晰地理出近代宪政运动先行者的求索历程,努力从宪法学说理论及其实践的结合上展现出中国近代宪法学说和宪政运动的演进路线,探析其中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当前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宪法学说理论和宪政建设的健康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5.
中国人民追求宪政并且为之奋斗一百余年但社会效果仍不理想的根本原因在于一百年多来中国人没有形成较为稳定的、长期的、统一的精神信仰。信仰也是一种规则体系、价值体系,可以补充、完善法律的规范作用。一个民族只有解决了信仰问题,才有可能走向宪政或法治。 相似文献
126.
风险社会的刑法调适——以危险犯的扩张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险社会的实质是人类在从现代技术手段获益的同时,却无法完全掌控这些手段,陷入对自身行为所可能带来的风险无法预测与控制的境地。风险社会的风险源于人的决策与行为,因此,如何有效管控人的行为,最大限度地规避与控制各种潜在风险,成为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共同任务。作为社会调控最后手段的刑法也必须针对当前的风险状况及时做出回应。现行刑法基于传统的以实害犯为主的立法模式,无法有效地规制各种风险行为。危险犯的立法设计,特别是抽象危险犯的设置,能够将刑法的保护防线提前,从而达成法益保护的早期化,有利于对社会共同体的安全保障,是应对风险行为的有效处置手段。 相似文献
127.
影响宪法权威的因素有宪法规范上的原因、司法援引上的原因以及对宪法规范的实施所秉持的态度等,其中宪法规范的稳定性对于宪法权威的影响需要我们掌握正确的宪法稳定的认定标准,这对于维护宪法权威是至关重要的。另外,宪法的权威真正体现在社会生活之中,如何使宪法成为一个活的宪法,使宪法进入司法领域成为裁判的依据,发挥宪法作为法所具有的惩戒性、强制性的功能需要我们既要对现有的制度进行适当的完善,又要切实地落实现有的宪法规范所具有的制度意义。 相似文献
128.
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拆迁实质上是一场艰苦的"利益博弈";从博弈的结果看,有相当一部分被拆迁人的私人利益受到了严重侵害,而假借公共利益之名的政府利益、开发商利益却得以不同程度的增加。城市拆迁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利益冲突及社会冲突,亟待从根本上予以解决。鉴于政府利益异化、政府角色冲突是引发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本文提出了以约束政府不当行为为中心的规制思路,即应充分运用政治及法律手段,对城市拆迁中各级政府滥用公共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格约束。 相似文献
129.
清晰的执法权配置是提高市场规制质量的首要条件。在我国竞争法实施过程中,频繁发生的执法权冲突现象严重影响着市场规制的质量。如何解决执法权冲突,是一个兼具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课题。从程序主义视角,国务院相关部委和最高人民法院都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一)中突,只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及其授权立法机构才是最合适的裁决者。从实体主义视角,构建公权力的横向配置理论才是解决执法权冲突的根本。该理论认为,执法权应当配置给能以最低的管理成本完成管理目标的主体。影响管理成本的核心要素包括规制机构的重置成本、信息获取成本、管制俘获和多元执法机构的协调成本,这些要素所组成的成本衡量体系是配置执法权的一个基本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30.
Kate O'Regan 《The Modern law review》2012,75(1):1-32
The South African Constitution establishes a constitutional democracy with a strong form of constitutional review.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is required to declare invalid any legislation or conduct of the President which is inconsistent with the Constitution. The author, a former judge of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argues that the text of the Constitution has been an important determinant of the Court's jurisprudence, both in relation to the Court's jurisprudence concerning the institutional structures established by the Constitution and its Bill of Rights jurisprudence.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