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6篇
  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23篇
工人农民   143篇
世界政治   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63篇
法律   511篇
中国共产党   454篇
中国政治   780篇
政治理论   236篇
综合类   1508篇
  2025年   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225篇
  2013年   237篇
  2012年   303篇
  2011年   308篇
  2010年   270篇
  2009年   266篇
  2008年   289篇
  2007年   313篇
  2006年   269篇
  2005年   218篇
  2004年   193篇
  2003年   222篇
  2002年   186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杨素敏  杜晖  郑绘 《桂海论丛》2007,23(2):78-80
文章结合广西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实践,分析了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建设与发展现状,指出了阻碍重点实验室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并提出建设性的对策意见。  相似文献   
992.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程组织者用心良苦,动机可嘉。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中反映时代精神和教学发展规律的内容,将会在全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建设中长期起指导作用。但是,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中的理想化的资源共享迄无显效;精品课程申报和评审过程的荣誉异化和荣誉均等化两种不良倾向,应该成为认真记取的教训。  相似文献   
993.
现行信访终结标准存在内部缺陷和外部适用困境。信访终结标准重程序轻实体的特性,信访倒逼现象的出现,一体化终结标准适用受限的现状,导致信访终结机制运行失效。在明确信访终结机制疏导信访洪峰的功能定位的基础上,秉持利益平衡的基本原则,构建总体标准——个体标准相结合的信访终结标准体系是解决的可行方案。其中总体标准是总体性规定,侧重于程序,讲求统一性。个体标准是在信访案件类型化基础上的个体性设计,侧重实体,考虑个性化。  相似文献   
994.
何国强 《政法学刊》2014,(1):99-106
自2000年以来,学界和实务界关于警察执法权益保护的讨论逐渐增多。总体而言,我国以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为基础,以警务督察制度为核心的內部保护机制和以社会建设为中心的外部保护环境已逐步建立和形成。但是这一机制尚存诸多不足。立足于对这些制度的运行实效分析和运行环境评估,辨析其利弊,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和改善乃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95.
学校文化建设有三种途径:理性思辨、历史叙事、主动创生。相比之下,第三种途径值得开拓,进而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途径。学校文化与学校现实生活的隔阂见证着主动创生学校文化的必要性,文化本身就具有的主体性昭示着主动创生学校文化的可能性,学校教育活动的人为性彰显出第三种途径的可行性,即通过创造性地改进日常教育活动而主动创生学校文化。  相似文献   
996.
长期以来,在国务院所有正部级机构中,国家安全部是唯一没有对外设置网站的政府部门,域外法制化国家和地区则大都设有公开的国家安全机构网站。本文在分析国家安全部网站建设之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建设该网站的操作性建议,包括自身定位、网站设计以及网站管理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97.
中部地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与加强行政法制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部地区招商引资被视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节点。现阶段,我国土地资源日趋紧张,政策优惠激烈竞争,良好的投资环境是促进经济发展、承接产业转移的关键所在,而良好的投资环境又依赖于行政法制建设的程度。本文立足中部地区,分析了行政法制建设与经济发展环境不相协调的诸多因素并针对中部地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8.
法律全球化与中国诉讼法文化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法律全球化作为一种不可回避的现象,对我国诉讼法文化的冲击远远超越了"中———西"范式,以及简单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两分法。本文从分析法律全球化的内涵入手,指出法律全球化并不存在西方学者所谓的中心与边缘,而是全世界各主权国家共同参与的进程。在法律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传统诉讼法文化所表现出的"无讼"、"重调解、轻裁判"、"重实体、轻程序"、较强的国家本位主义等特点已不合时宜。面对法律全球化的冲击与挑战,我们应当以积极的态度去研究它,对其再生利用,并从诉讼观念变革、诉讼制度建构和司法方法论研究等三个方面去重塑我国的诉讼法文化。  相似文献   
999.
论作为犯罪客体的法益及其理论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关于犯罪客体问题,理论界存在大量分歧意见,提出了众多不同观点。就其合理性而言,法益说比较妥当,即犯罪客体,应当是指被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由我国刑法所保护的法益。法益犯罪客体的存在根据主要在于:法益说深刻揭示了犯罪之所害的实质;法益说切合了现代民主政治和人权观念的新发展;法益具有其特殊的机能;法益说完全切合我国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但是,法益理论本身也面临许多挑战与悖论;尤其是法益的价值构造与价值取向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00.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需要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9亿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就不会有全国的全面小康;没有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就不会有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乡村是农村构成的基本单位,因此,建设和谐稳定的新农村,离不开平安乡村建设这一基础性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