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8篇
  免费   127篇
各国政治   50篇
工人农民   125篇
世界政治   84篇
外交国际关系   41篇
法律   2009篇
中国共产党   67篇
中国政治   342篇
政治理论   214篇
综合类   119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89篇
  2013年   343篇
  2012年   264篇
  2011年   222篇
  2010年   204篇
  2009年   233篇
  2008年   301篇
  2007年   363篇
  2006年   286篇
  2005年   269篇
  2004年   230篇
  2003年   160篇
  2002年   131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田小丰 《行政与法》2012,(1):126-129
传统的刑事司法制度在预防与控制犯罪中遇到了难以克服的困境,在此背景下产生了恢复性司法运动。恢复性司法运动在保护被害人权利,弥补受损社会关系、帮助被告人重返社会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由于传统恢复性司法在制度设计、程序规范、实施时间等方面存在诸多缺陷,因此,对其目的、效果的质疑也与日俱增。而从制度上对恢复性司法进行完善,特别是加强审前程序的司法监督和完备审理后制度设计,是恢复性司法面对挑战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102.
103.
张学武 《法学论坛》2007,22(6):128-134
司法公正是社会主义法治内涵的核心价值,它直接关系到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和社会的稳定与安宁.民事抗诉制度对于实现司法公正具有重要的价值,具体表现在:它能有效地监控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有效地节省司法资源,克服司法地方化.正因如此,在我国目前条件下,民事抗诉制度只能不断完善与加强,决不能削弱,更不能废除.  相似文献   
104.
心理契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新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心理契约作为协调劳动关系的有效工具,正在被视为解决组织与员工之间矛盾的基本方式受到关注。实践表明,和谐劳动关系的建构与发展,离不开心理契约的动态平衡。在管理实践中,应构建良好的心理契约,以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5.
论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我国担保法与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现行立法是禁止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为促进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允许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从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分析都有可行性;并且对发展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功能的体现,需要法律上的支持和相关配套制度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6.
“契约自由是合同法的灵魂和生命。”它发源于罗马法,确立于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进入20世纪后,随着其产生之社会基础的变化.各国普遍对契约自由给予一定的规制,以实现实质意义上的契约公正。从契约自由原则的兴起、确立及现代社会对其的规制,宏观把握契约自由原则发展的历史进程,并洞见其发展动因。  相似文献   
107.
敦煌吐鲁番借贷契约中的"公私债负停征,此物不在停限"、"后有恩赦,不在免限"等抵赦条款,是民间社会对抗国家赦免私债的契约表现.始于北魏时期的国家对私债的赦免,针对的是"偿利过本,翻改券契"等民间高利贷行为;唐、五代及南宋、元初赦令,延续了这个传统.这一赦免初衷,也波及到无息借贷,致使抵赦条款也出现在无息借贷契约中,反映了民间防御意识的加强.契约中的抵赦条款的反复出现与国家免除民间债负赦令的频繁发布,反映了民间高利贷与国家控制的长时间博弈.明清时,国家不再以赦令形式免除私债,契约中的抵赦条款也随即消失.  相似文献   
108.
就业协议是我国高等院校要求应届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的有关毕业生工作的协议,可以作为统计就业率,确定毕业生就业单位的依据.但实践中对就业协议的性质不清、内容存在问题,导致就业协议存在虚假签约、毁约现象比较严重,有必要对就业协议进行改革,用法律手段调整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9.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前提;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是建构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必须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10.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debate on whether to analyse ‘honour crimes’ as gender-based violence, or as cultural tradition, and the effects of either stance on protection from and prevention of these crimes. In particular, the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categorisation of honour-related violence as primarily cultural ignores its position within the wider spectrum of gender violence, and may result in a number of unfortunate side-effects, including lesser protection of the rights of women within minority communities, and the stigmatisation of those communities. At the same time it is problematic to completely dismiss any cultural aspects of violence against women, and a nuanced approach is required which carefully balances the benefits and detriments of taking cultural factors into account. The article examines the issues within the context of the legal response to cases involving honour-related violence, arguing that although the judiciary has in a number of cases inclined towards viewing ‘honour’ as primarily cultural rather than patriarchal, in some cases they have begun to take a more gender-based or ‘mature multiculturalism’ approach.
Rupa ReddyEmai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