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35篇
  免费   14篇
各国政治   29篇
工人农民   82篇
世界政治   2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3篇
法律   2127篇
中国共产党   67篇
中国政治   484篇
政治理论   232篇
综合类   1972篇
  2025年   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96篇
  2013年   211篇
  2012年   333篇
  2011年   331篇
  2010年   333篇
  2009年   339篇
  2008年   386篇
  2007年   466篇
  2006年   495篇
  2005年   461篇
  2004年   444篇
  2003年   246篇
  2002年   178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91.
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受到影响最大的是发展中国家及其人民的发展权利。危机对发展权的挑战,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领域,也反映在社会文化以至政治发展层面,进而衍生为人的生存发展危机。要摆脱危机,就必须重新塑造发展权法治理念,从传统的形式平等和社会正义迈向一种新的正义观即发展正义,从现有的公法强制干预和私法自由调节转向政策性平衡新机制,在全球社会连带中实现自主发展。在这些新理念导引下,于法律重心的发展权定位、发展权指标体系的法律化以及强化国际与国内公共权力对发展权的法律责任三大方面进行制度建设,确立公共权力对发展权的自觉意识和可归责性、建立全球性的发展权法律标准以及危机预警与干预系统。  相似文献   
892.
物权状态二元结构理论可挑战甚至取代所有权权能结构分析。一些长期争议和令人困惑的以权利、权力及其关系为内容的理论问题,运用物权二元结构理论"公式"求解,则可以发现入口和找到出口,且能定纷止争。权利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对立统一性,是权利自由和受约束的方法及依据;收入分配改革的关键是限制、解放和扩展权力,即权力的合理配置;市场与政府职能分工,主要是明确公权力与市场权利的边界,公权力管制的领域限于动态权利的行使;国有物权的流失和浪费,主要是因为主体代表权没有限定权利边界而可以轻易地滥用公权力。  相似文献   
893.
隐私权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项人格权,受到各国以及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但我国对隐私权的关注和研究起步较晚,在理论与实践中有许多问题亟需澄清。有必要从比较的视野研究域外隐私权的保障依据、保障界限以及保障模式,目的是在比较和借鉴中为中国隐私权保障的制度建构提供理论基础,并结合中国的国情提出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894.
广播组织权的保护已引起了国内外学界和实务界的重视,我国应充分认识保护广播组织权的重要性,并参照国际立法,结合我国国情,完善我国的著作权立法,保护广播组织的合法利益,保障人民群众获得信息的权利,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95.
非物质文化遗产权——一种超越知识产权的新型民事权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权权利性质的探讨。在概括介绍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权利说、传统资源权说、知识产权说、土著产权扩张说等学说的基础上,重点论证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权与现有民事权利中最为近似的知识产权的差异,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应界定为一种新型的独立权利的主张。  相似文献   
896.
表达自由是自由社会的人们享有的一项带有普遍性的、根本性的权利,通常表现为宪法或法律规定的权利。鉴于各国政治和法律体制以及文化环境之不同,人们享有该项权利的普遍性和充分性存在很多差别,因此,可从比较法,特别是普通法的角度关注该项根本权利的行使及对其设定的界限和施加的限制,集中展示强加这等界限或限制的法理学说、理据以及方法和途径,并分析提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897.
基于债务关系之支配权是指基于持续性债务关系而产生的支配权,是债权物权化的类型之一。以交付或使用移转为界,此种债务关系在时间上可以分为纯粹债权阶段与债权与支配权并存的阶段。在后一阶段,法律关系上存在着债权与支配权的双重结构,使其既具有物权之部分特征,亦受到债务关系之制约。  相似文献   
898.
汪志刚 《法学研究》2014,36(2):93-115
近现代民法体系所持的\"人体为主体人格之一部\"的立场系建立在传统人物两分理论基础之上,该理论虽有助于彰显人的主体价值和尊严,但在处理因人的活体、尸体、离体组织和基因的科技利用所生法律问题上,已显现出部分失灵和易加剧人体物性利用与人性尊严保障之间价值冲突的不足。人与物或人格与财产的区分并非绝对不容许因应时代变迁而作必要修正。通过逻辑的、价值的、实践的和法释义学的综合考量,理论上可以得出,有限地承认人体为物,并将\"人体财产权\"和人类作为物种享有的\"类的人性尊严\"纳入到人体法益构造体系之中,能较好地克服以上不足。在以公序良俗原则限制人体或其一部的利用和处分时,应建立和实践\"人性尊严关联度原则\"。  相似文献   
899.
    
Government authorities and law enforcement agencies start using the satellite-based GPS tracking technology more often for various purposes. Due to its unique technical features, GPS tracking poses a much greater threat to the right of privacy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electronic tracking techniques, such as the Beeper. Comparisons are extensively analyzed and a number of the US cases are quoted for illustrations. In the end, several key principles are proposed to facilitate the supervision of investigation behaviors in China.  相似文献   
900.
健康权作为二战后兴起的一项重要人权,其发展路径具有从国际法向国内法扩展的特点。"人身的固有尊严"是健康权的正当性基础所在,也决定着健康权的基本内涵。《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12条第1款规定的健康权既是自由权,也是社会权,既指获得卫生保健的权利,也包括获得构成健康基础条件的权利;第12条第2款规定只是列举了公约起草者认为特别重要的四项义务,而非缔约国的全部义务。缔约国义务的性质和范围必须结合公约第2条规定的一般义务条款加以判定。健康权的实施机制包括缔约国报告机制、书面申诉机制,以及调查报告机制三种,不同机制对缔约国的约束力不同,综合运用多种机制确保健康权的有效实施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