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篇
  免费   13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29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140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34篇
政治理论   17篇
综合类   16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61.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一个企业要想从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成功,有时必须冒一定的风险。而作为公司的经营决策机关,董事、经理等经营者就必须随时去面对这些风险。为了分散经营者在经营中的风险,使有才能的经营者放心、大胆地施展其经营管理才能,就必须有一系列救济其经营责任的措施,董事责任保险制度就被认为是其中最有效的一项。本文通过对董事责任保险最为普及的美国的该项制度的研究,探讨如何完善我国的董事责任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362.
雷兴虎  刘斌 《政法学刊》2010,27(4):5-10
我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中规定了债权人可以作为诉求主体启动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但在营利性与社会性并存的现代公司中,该制度尚未能满足对利益相关者的法律保护。债权人以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也可以作为诉求主体启动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而拓宽公司法人格否认诉求主体的范围又是强化公司社会责任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363.
屈茂辉  刘敏 《北方法学》2011,5(1):21-27
国家所有权的行使,是国家所有权的权利主体通过代表人的积极行为,支配特定的客体,从而使所有权的利益得到实现的行为。国家所有权的行使是有权主体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经济学界的委托—代理理论不适合大陆法传统的当代中国。国有财产有多种类型,应当根据其性质和功能确立国有财产所有权行使的多元机制。国务院以外的机构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尤其是地方政府代表国家行使土地、矿产资源所有权,应当有法律的明文授权。国家所有权的行使者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  相似文献   
364.
日本第22届参议院选举后,由于民主党与国民新党组成的执政联盟丧失了在参议院的多数席位,“扭曲国会”再次出现,致使日本政党政治的局面曼趋复杂。综合运用计量分析和实证描述方法,通过权力、制度、选民3个层面,以政权运营的状况、选举的非代表性缺陷、选民偏好和舆论影响为视角对参议院选举后的日本政党政治进行全面分析,将有助于深刻理解当前日本政党政治的生态环境及其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365.
群体性纠纷事件频发,而代表人诉讼制度却被各种司法解释限制了适用,实际上已被束之高阁.集团诉讼、团体诉讼制度虽然在解决群体性纠纷方面具有巨大的优越性,但是在我国“司法无力”的困境下,盲目移植必定水土不服.法之理在法内,更在法外,法律制度的构建必须考虑社会现实,示范诉讼在传统“一对一”诉讼结构下解决群体性纠纷的优势得以凸显.  相似文献   
366.
正I have been pursuing my Chinese dream for 30 years,"declared M.Noyan Rona at the International Dialogue on the Chinese Dream,held last December in Shanghai.In fluent Chinese,Rona,chief representative of the Turkish Garanti Bank’s Shanghai office,at the forum related his 30-year-long tryst with China.  相似文献   
367.
公司制度生长的历史逻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什么是推动公司制度生长的真正力量 ,是公司法学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直接决定着对公司制度生成路径的选择 ,制约着建立公司制度之努力的成效。本文通过对罗马时代、中世纪、特许设立主义时代、准则设立主义时代公司制度的实证研究 ,客观分析了法律和私人的自发行动与公司制度生成的相互关系 ,得出了公司制度生长的历史逻辑 ,即公司制度生成的路径是公司自治 ,公司制度形成和发展的主导性因素是商人们以营利为目的的自发行动 ,是人们行动的成就 ,而非法律的逻辑展开。  相似文献   
368.
国外一般从中小企业基本立法、为中小企业创造公平市场竞争环境的立法、为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立法等方面入手,用多种法律手段为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处在法律不健全的气候之下,可以此为鉴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为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相似文献   
369.
新《公司法》规定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对于切实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防止由于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所产生的内部控制,促进中国股市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意义。但程序法关于该制度诉讼规定的缺失,使其实施缺乏可操作性。本文从程序角度入手,对原告诉权基础、资格条件,前置程序,举证责任,当事人诉讼地位等程序问题做了分析,并提出建议,以期对完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有益。  相似文献   
370.
企业并购融合的沟通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并购不仅是有形资产的合并而且是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的有效整合。沟通是企业并购过程的重要活动,是实现企业并购整合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