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6篇
  免费   12篇
各国政治   43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5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篇
法律   93篇
中国共产党   50篇
中国政治   79篇
政治理论   166篇
综合类   22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61.
The idea to establish Independent Anti-Corruption Agencies (IACAs) first appeared on the international agenda in the late 1990s, and has since become a powerful subject for discourse. Responses to this idea have varied among the Baltic states. We ask why and compare the development of Baltic strategies and institutions. Our discussion focuses on how national political systems, perceptions of and discourse surrounding corruption, and external pressures on domestic structures have influenced the initial institutional choice. The resulting policies look very much alike, despite their differing points of departure.  相似文献   
662.
法律职业的良性互动,是构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基本途径。在我国,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建立法律职业的良性互动机制,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切实可行。为此,应当对法律职业互动进行制度设计,具体包括:合理限定法律职业互动的人员范围,细分法律职业互动的类型,确定法律职业互动的方式和程序,并制定相关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663.
建党90年来的反腐倡廉历程是一个从命令反腐到运动反腐再到制度反腐的演进过程,反腐倡廉法律制度建设同样经历了这三个发展阶段。当前我国制定了以宪法为依据的一整套反腐倡廉法律法规和以党章为依据的一系列党内规章制度,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反腐败和廉政建设法律法规制度体系。但和《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确立的国际标准相比,我国在实体法、程序法、制度层面。尤其是财产申报制度上,尚存在一定差距。应当从这三个方面着手,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现行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真正建成胡锦涛总书记所强调的“科学严密完备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664.
由于利益相关方施加影响、立法技术存在局限、社会情势不断变化等原因,制度可能存在腐败漏洞。制度廉洁性评估是防范利益冲突、筑牢制度"铁笼"、从源头上铲除滋生腐败土壤的有效方式,也是"良法之治"的必然要求。我国目前开展的制度廉洁性评估试点工作在评估的主体、对象、内容及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积累了一定经验。进一步推进制度廉洁性评估工作应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准确把握评估的重点对象,科学设计评估指标体系,将立法前评估与立法后评估相结合,依职权评估与依申请评估相结合,逐渐建立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665.
董毅 《行政与法》2013,(4):7-12
腐败是困扰发展中国家的普遍难题。本文从当代比较政治研究的视野出发,认为制度建设是解决腐败问题的关键.经济发展水平、权力结构与资源流动等因素都会对反腐败制度的运行产生影响。反腐败是一个长期过程,任何脱离国情与“毕其功于一役”的制度冒险都是不可取的。民主并非是反腐败的“万灵丹”。  相似文献   
666.
在特定社会情境中的不良压力,影响甚至改变着其自身保持较为稳定状态的人格中的“可变成分”,并进而产生贪官们特有的心理与行为表现。人格不同于心理,也不同于特定行为的外在表现。人的“需要”膨胀应当是与社会文化有关。显而易见,除去无道德评价意义的本性“冲动”的“贪婪”是一种社会的“催逼”,是社会发展压力下的必然结果。人们不得不做出更多更快的自我调整来应对更多压力的到来,即使这份“调整”是在违背道德与法制。  相似文献   
667.
中国的结构性腐败有其深刻的体验结构性和制度结构性原因.体验结构性原因源于官本位的价值观、德本财末的伦理观、独尊的政治文化和礼治的法律文化传统等的消极影响.制度结构性原因包括传统政治观和本位主义的消极影响,以及缺乏制约的集权结构.要对其进行综合治理,必须使程序和规则法制化,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和对公共权力进行制约.  相似文献   
668.
舆论监督是民主监督的一个重要方面 ,是社会民主的必要环节 ,党报履行正常的舆论监督是反腐败的现实要求 ,是人民群众的要求 ,缺乏监督与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党报进行新闻舆论监督与正面宣传为主是一致的 ,不仅与弘扬主旋律之间没有矛盾 ,而且从全局看有利于加强社会的安定团结和稳定。党报要搞好舆论监督 ,必须树立大局意识 ,坚持真实、正义、公正、平等、理性的准则 ,提高新闻舆论监督水平  相似文献   
669.
论制定反贪污贿赂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刑法>和<刑事诉讼法>颁布以后,虽然有关惩治贪污贿赂犯罪的规定已趋于完善,但是,司法机关在办理有关案件时,仍然遇到了不少法律问题,已经妨碍了贪污贿赂的查处工作.而这些法律问题是用单纯补充或完善<刑法>和<刑事诉讼法>无法全面解决的.因此,有必要制定一部全面系统的反贪污贿赂法,以适应司法实践的需要.  相似文献   
670.
万安中 《政法学刊》2009,26(4):42-44
在封建制社会,狱吏腐败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其主要表现在:一是“以狱为市”,贪赃枉法;二是拘系无常,法外用刑;三是非法杀囚,枉害人命。狱吏腐败是封建监狱管理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