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25篇
  免费   164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14篇
世界政治   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2565篇
中国共产党   49篇
中国政治   836篇
政治理论   124篇
综合类   3069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315篇
  2013年   374篇
  2012年   466篇
  2011年   423篇
  2010年   426篇
  2009年   470篇
  2008年   568篇
  2007年   606篇
  2006年   596篇
  2005年   518篇
  2004年   512篇
  2003年   369篇
  2002年   265篇
  2001年   192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蒋劲锋 《行政与法》2007,(9):115-118
刑事工作和对刑事案件开展的新闻报道构成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为了建立两者的和谐良性互动,应从价值、真实标准、控制力量、信息、程序等方面对两者进行比较分析。在以马列主义等科学哲理和依法治国目标等为主要内容的指导思想指引下,新闻工作应避免与前者消极的冲突,寻找共赢的互补,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选择案件进行报道,遵守合法、平衡和全程、无罪推定、追求客观真实,尊重法律真实等原则。  相似文献   
82.
论卧底侦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明 《现代法学》2005,27(5):55-59
卧底侦查是强制侦查中的一种,与诱惑侦查同属于化装侦查。卧底侦查是对付重大的有组织犯罪的有效手段,也是最后的侦查手段。由于卧底侦查副作用明显,我国又没有相关法律规定,而实践中的适用又因有组织犯罪的猖獗而无法回避,对卧底侦查法理根据的探讨,关于卧底侦查具体法律规定的讨论,就为未来的立法和当前的侦查实践所需要。  相似文献   
83.
作者通过对新颁布的《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研读与思考,结合目前多数司法鉴定机构的现状,对于作为《司法鉴定程序通则》主要管理对象之一的司法鉴定机构如何尽快适应这部重要法规的要求,制定和完善各项相关制度,科学规范司法鉴定工作,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84.
刑事司法的高效率不仅仅指司法过程的迅速和司法资源的低消耗,而且指司法过程良好的社会效果和社会成本的最低支付.司法的社会效果与社会成本被忽视,反映出人们司法效率理念的缺陷.提高刑事司法效率,应当注重司法过程的社会效果,防止司法成本社会化.  相似文献   
85.
犯罪学发展至今,仍然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研究为辅,主要原因是缺少分析犯罪系统的理论和方法,无法建立犯罪模型。文章首先在M arkov骨架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K-G过程的基本概念并给出相应定理,然后从社会犯罪的实际问题出发,以建立犯罪控制系统为目的,建立了宏观犯罪模型———社会治安稳定性模型,并用K-G过程研究了此模型,给出概率分布。  相似文献   
86.
2009年11月27日"北京大兴灭门惨案"的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震惊与广泛关注。文章主要从家庭教育缺陷,个体自我效能感缺失,负性情绪长期积压,社会支持系统力量薄弱,缺乏有效的人际沟通等方面进行了心理学的思考与探索,希望能对减少家庭惨案的发生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思路,进一步促进家庭的和谐与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8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虽然在施行之初保护了人民的合法权利,但现在的不完善已经影响了其作用的充分发挥,也就不能很好的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甚至影响当事人合法权利的正确行使。本文对国家赔偿法划分为行政赔偿和司法赔偿两部分,并对它们的现状作简单的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现实中存在的一些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88.
世界主要法治发达国家和地区通过成文法或判例形式在刑事诉讼中确立了比较完善的无证搜查制度,而我国内地的无证搜查立法十分简略,有违无证搜查制度设立的基本规律,以致司法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在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之际,应借鉴法治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熟做法,完善我国的无证搜查制度。  相似文献   
89.
犯罪现象与社会发展动态密不可分,涉税犯罪案件也不例外,甚至在经济犯罪领域,社会要素与犯罪行为的相互作用过程更为突出。涉税犯罪案件的社会机理是以“税务服从”为逻辑起点,以个体意识、制度构建、规范践行、当局形态为要素的公众模式。成本干预最优化的防控策略,是设法通过对上述四个社会要素的合理资源投入,达到降低税务管理成本,加大涉税犯罪人的犯罪成本,使之承受因为涉税犯罪活动而得不偿失的压力,最终达到抑制涉税犯罪活动的目的,其措施包括发挥媒体教化作用引导、构建税务与警务部门的轻微涉税违法案件信息共享平台、提高经济专业知识等。  相似文献   
90.
在刑事审判中,对被告人能否进行道德减责的关键不在于犯罪主体本身的行为,而在于被告人的行为主观动机是否具有道德减责要素,也就是是否以"他人是目的"为判断标准。只有具备了道德上规定的有利于平衡自身与他人之间利益关系的行为要素,才会在某种程度上得到道德上的宽恕,在刑事审判中对被告人进行道德减责的命题才成立。一般地说,刑事审判中的道德减责,包括生命减责、自由减责以及利益减责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