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25篇
  免费   164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14篇
世界政治   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2565篇
中国共产党   49篇
中国政治   836篇
政治理论   124篇
综合类   3069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315篇
  2013年   374篇
  2012年   466篇
  2011年   423篇
  2010年   426篇
  2009年   470篇
  2008年   568篇
  2007年   606篇
  2006年   596篇
  2005年   518篇
  2004年   512篇
  2003年   369篇
  2002年   265篇
  2001年   192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中国侦查政策内容十分丰富,但政策存在明显不足或者缺陷,并导致侦查政策和法制功能弱化。应当深刻变革侦查政策与侦查法律之间的关系,使书面法律真实化、生活化,幕后侦查权力公开化,侦查权力运行有序化;革除超级侦查强权和法外侦查权,建立"充分但有限,规范而高效"的现代侦查权和侦查法制模式,保持侦查权力与控制、惩罚犯罪和保护个人权利之间的平衡。应当实现刑事侦查政策及其理论的革新和转型,重构刑事侦查政策,实现侦查政策法治化。  相似文献   
982.
我国行政指导程序的缺陷与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丽红 《河北法学》2004,22(3):155-157
针对行政指导程序在立法和运作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以期完善我国的行政指导程序  相似文献   
983.
张慧平 《河北法学》2004,22(1):79-82
为了实现行政程序法的公正、效率价值和达到规范行政权的行使、保护相对人合法权益的立法目的,行政程序法应遵循程序法定原则、比例原则、信赖保护原则、行政公开原则等四项基本原则。该四项基本原则体现了行政程序法程序与实体并存的特点,并承担了价值和规则沟通桥梁的角色。  相似文献   
984.
薛现林 《河北法学》2004,22(1):68-72
随着科技的发展及其不断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刑事证据制度的影响越来越大。科技影响了刑事证据制度的变迁;扩大了刑事证据的范围,使越来越多的非自然物进入证据之列;对于收集、固定和保全刑事证据,既提供了新的手段,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对于刑事证据的采信规则也产生了影响。从科技的角度研究刑事证据,可以为我国建立完善刑事证据规则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85.
片面共犯能否成立,是刑法理论中争议较大的一个问题.本文以共同犯罪主客观相统一理论为基础,从司法实践的实际需要和共同犯罪构成要件两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认为片面共犯是能够成立的.  相似文献   
986.
战争行为是人类历史上最为残暴的行为之一,在国际犯罪种类中也属于最为严重的罪行之一。近代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不仅没有达到战争发动者所欲追求的结果,反而进一步暴露了战争的残酷性,也发展了涉及战争行为的国际法律文件。1949年的四个《日内瓦公约》及两个《附加议定书》确立了战争行为采用的规章和规则,并进一步确认了战争罪行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和习惯国际法的基本模式。因此战争,尤其是国际性的伊拉克战争不可避免地涉及国际法和国际刑法的问题。  相似文献   
987.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role of crime scene technicians in the Swedish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and particularly how Swedish crime scene technicians not only examine crime scenes but also facilitate the criminal justice system’s joint production of forensic evidence. It proposes thinking about the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as a conglomeration of epistemic cultures, that is, of communities with different ways of producing and understanding forensic evidence. Such a perspective makes it possible to understand interprofessional frictions as epistemic frictions as well as to draw attention to the facilitations, mediations and translations that crime scene technicians perform. This perspective also makes it possible to illuminate how the crime scene technicians’ professionalization – a professionalization from the outside – affects both their future crime scene work and their facilitations.  相似文献   
988.
“套路贷”犯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假借民间借贷之名、行非法侵占他人财物之实的新型犯罪,具有犯罪意图的侵财性、犯罪手段的隐蔽性、犯罪团伙的组织性和犯罪后果的严重性等特征。我国对“套路贷”犯罪的立法规制,总体上契合惩处“套路贷”犯罪的情势与实际需要,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当前,对“套路贷”犯罪的司法规制呈现民多刑少的格局,规制的主要罪名是诈骗罪、敲诈勒索罪,规制的核心标准是划清“套路贷”犯罪与高利贷、非法讨债行为的界限。改进“套路贷”犯罪的刑事规制,应确立“重重轻轻,以重为主”的刑事政策,在《刑法》中增设套路贷诈骗罪,健全“套路贷”案件的刑民衔接机制,探索“套路贷”犯罪案件专业化办理机制,积极推行“套路贷”犯罪案例指导制度。  相似文献   
989.
根据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议,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刑法现代化需要继续发展。反观我国刑法学领域,现代化刑法的追求还占据着当代刑法学人的思维,遮蔽了中国刑法现代化之未来图景的真实面貌,妨碍了中国刑法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为此,我们有必要从现代性的一般特征出发,尝试着以现代之后的视角看待刑法现代化发展及其遭遇的“陷阱”。在对现代性中的基础主义、表象主义,以及普遍主义的批判基础上,实现现代刑法经由自由刑法向风险刑法、单一法典化向立法多样化和实践理性向交往理性三个维度的转化,并为中国刑法的现代化事业提供更为充足的理论动力。  相似文献   
990.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perceived certainty of punishment and general criminal thinking interact and whether the effect varies as a function of age. Data from all 1354 members (1170 males, 184 females) of the Pathways to Desistance study were used to test whether perceived certainty, general criminal thinking, and their interaction predicted subsequent offending during late adolescence (16–18 years of age) and emerging adulthood (20–22 years of ag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hile perceived certainty and general criminal thinking failed to interact at age 17, general criminal thinking moderated the effect of perceived certainty at age 21. During emerging adulthood, offending was more common and varied in young adults with low certainty perceptions and high criminal thinking than it was in emerging adults with high criminal thinking and high certainty perceptions or low criminal thinking and either high or low certainty percep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