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64篇
  免费   138篇
各国政治   13篇
工人农民   18篇
世界政治   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4篇
法律   2043篇
中国共产党   59篇
中国政治   748篇
政治理论   126篇
综合类   255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264篇
  2013年   329篇
  2012年   403篇
  2011年   335篇
  2010年   385篇
  2009年   401篇
  2008年   495篇
  2007年   487篇
  2006年   463篇
  2005年   411篇
  2004年   424篇
  2003年   298篇
  2002年   218篇
  2001年   182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21.
审判公开的限度——以未成年人刑事审判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利益,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不公开审判,这是审判公开原则的例外.其基本含义是审判过程不公开,其衍生规则包括:诉讼材料不公开、判决不公开、对其媒体报道要进行限制.但是,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不公开也是有限度的,必须在与正当程序、被告人利益、新闻自由等利益平衡后确定是否公开审判,以确保未成年人利益与公众知情权的合理平衡.  相似文献   
122.
隐私保护作为刑事司法活动中未成年人权益的重要内容,对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2012年《刑事诉讼法》中有关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的法律规定的出台,社会各界都开始高度重视刑事司法活动中未成年人隐私保护问题。本文以刑事司法活动中未成年人隐私保护的必要性和现状为研究视角,就侦查、起诉、审判、犯罪记录封存等司法活动中泄露涉案未成年人隐私的行为提出一些思考和看法,期望能够以此加深对刑事司法活动中未成年人隐私保护的理解,推动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3.
涉黑涉恶案件审判的特殊性决定了司法警察警务保障风险表现为:未能将被告人安全、及时押解至法院,未能对羁押待审被告人实施有效看守、管理,未能保障法庭的正常审判秩序和人员安全,未能规范执行警务。为减少涉黑涉恶案件审判警务保障风险,司法警察应树立预防为主、艺术决策、多举并进、以警为本的防控理念,并加强远程押解、院外审判看管和值庭、规范化执法风险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24.
以融资犯罪的整体规范视角分析当前合法、非法或者构成犯罪的民间融资行为,有助于全面把握我国刑法规制各类直接或者间接融资犯罪的规范功能与结构,动态地考察与反思当前融资监管行政法律规范与融资市场机制刑法规范之间的缺位、越位、错位问题。解决融资犯罪刑事控制结构性失衡与紊乱的关键在于:在制度执行上实现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市场机制刑法平等保护,在规范适用上实现融资犯罪主观与客观构成要件证明压力分散与均衡。  相似文献   
125.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对简易程序的规定仍存有诸多待商榷之处,如何在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基础上构建我国刑事简易程序是本文论述的重点所在。  相似文献   
126.
为了遏制和打击洗钱活动,德国通过在刑法典中新增洗钱罪和多次的修订,将洗钱行为犯罪化,逐步建立起反洗钱和恐怖融资的刑事法律体系,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在国际社会共同打击洗钱活动和我国面临严峻洗钱形势的背景下,有必要介绍德国反洗钱刑事立法的成功经验,这对于完善我国的反洗钱法律制度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7.
罪犯严重违规是对监管改造秩序的严重破坏,对罪犯严重违规的处置预防是保障监管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综合分析福建几所监狱近三年来严重违规的数据,研究其发展趋势,提出预防应对措施,可为缓解改造矛盾、保障监管安全、确保监狱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8.
张璐 《法学杂志》2012,33(10):160-164
简易程序是提高诉讼效率、合理配置司法资源的重要方式。我国的刑事简易程序确立于1996年刑事诉讼法,新刑事诉讼法又对其进行了重要改革。但任何制度设置均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通过实践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并在借鉴域外立法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本文将通过参考我国台湾地区相关立法,对我国刑事简易程序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建议,主要内容包括简易程序多元化、加强被告人权利保障与改革救济途径三方面。  相似文献   
129.
曾新华 《法学杂志》2012,33(6):77-81
未成年人轻罪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适用对象除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未成年犯外,未成年人相对不起诉和附条件不起诉记录封存也应参照适用,而且,从长远来看,应适用于所有未成年人;在法律效力上应严格限定但书中"国家规定"的范围,并协调与其他相关法律的关系;适用主体除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和未成年犯管教所外,还包括知晓未成年人犯罪记录的有关机关、单位以及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和其他知晓其犯罪记录的个人。为充分发挥该制度的重要价值,应当将其"升级"为未成年人犯罪记录消灭制度。  相似文献   
130.
李红霞 《政法学刊》2013,30(4):96-99
我国刑事诉讼中的测谎权是一种权力,单向配置给追诉机关.这一配置格局既忽视了测谎技术在刑事诉讼中的保护无辜功能,违背了刑事诉讼中控辩平等的基本原则,削弱了辩方的举证权和辩护权,也不能满足被追诉人单方主动提出测谎的现实需求.因此,我国刑事诉讼中的测谎权应当重新配置,赋予被追诉人有条件的独立测谎申请权,坚持测谎申请权与测谎决定权的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