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8篇
  免费   37篇
各国政治   82篇
工人农民   36篇
世界政治   38篇
外交国际关系   73篇
法律   295篇
中国共产党   177篇
中国政治   437篇
政治理论   144篇
综合类   46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231篇
  2012年   172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本文运用流行的SWOT分析法,对甘肃电视文化产业进行了多方面的结构性剖析。认清甘肃电视文化产业目前的处境,分清优劣,抓住重要的发展机遇,迎难而上,就能使其逐渐成熟,具备实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992.
For New Labour to achieve the 'progressive consensus' to which it aspires, it needs to develop a transformative, cultural politics. This would engage in a battle of hearts and minds with the electorate, seeking to shape its preferences rather than accommodating them. Much of the accumulated criticism of New Labour focuses on its failure to develop an overarching political narrative to fulfil this task. However, critics have also shown that New Labour does have a definite vision of the type of society and individual it is constructing in the face of social change. Unfortunately for progressives, this is based on an image of the acquisitive individual, culturally conservative community and a fatalistic understanding of modernisation. Entrenching a progressive consensus requires a political strategy that resonates with contemporary experiences of social change, while showing how it can be steered in more progressive directions.  相似文献   
993.
文化经济观揭示了经济与文化相互作用、相互交融的发展趋势,指明了经济与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和战略举措,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因此,必须深入研究和运用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关系,大力推进文化经济,真正将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99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静  侯明 《理论学刊》2006,1(12):4-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开辟及其不断发展,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不断探讨的重大问题。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以贯之的思想路线;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品质;融合民族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之路;人民为本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命力。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具有极其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95.
李晓莉 《思想战线》2005,31(2):24-28
择偶既是个体和家庭的需要,又是人类衍化的需要.在不同的社会历史环境中,择偶的动因和需求不同,而社会的政治背景和主流文化往往主导着择偶的方向.从一个相对封闭的彝族村寨的女性择偶变化过程,可以看到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文化变迁的特色.  相似文献   
996.
现代区域文化建设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覃萍 《桂海论丛》2005,21(3):83-85
现代区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及鲜明的时代特征。要通过构建现代区域文化识别系统、建立特色文化区域、发展现代区域文化产业、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构建区域文化信息资源网络传输系统和促进优秀文化信息的共建共享等途径建设现代区域文化。  相似文献   
997.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并非代表欧美主流文化的韩国影视剧在我国屡掀热浪,并形成了耐人寻味的“韩流”现象。反思这一文化现象,可以得到许多对我国文化建设有益的启示:一是要注重挖掘电视传媒的经济资源;二是开展文化品牌的打造与传播;三是在跨文化交流中应保持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998.
贝叶文化的社会经济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周娅 《思想战线》2006,32(3):36-44
贝叶文化是我国傣族地区的一种“活着的”文化形态,不仅具有重要的社会人文价值,而且蕴含着巨大的“文化经济”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999.
定居与流动:布努瑶作物、生计与文化的共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西布努瑶族农民打破了旧的以玉米种植为主的生计方式,转向新型的养殖业和经济作物种植业,这一生计方式的转变,使其文化特质由定居转向流动。由此证明了作物、生计与文化的共变规则。  相似文献   
1000.
王川 《思想战线》2006,32(5):90-95
近代以来,回族、汉族、纳西族、维吾尔族等多民族移民先后迁居昌都地区,成为该地区的历史移民。昌都地区移民与当地土著间的族际婚姻较之西藏其他地区多,这些非藏族移民的迁入,将各民族文化植入昌都,使之成为藏彝走廊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众多民族活动的舞台以及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和枢纽,文化面貌显现复杂多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