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0篇
  免费   34篇
各国政治   20篇
工人农民   16篇
世界政治   15篇
外交国际关系   33篇
法律   403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中国政治   128篇
政治理论   76篇
综合类   46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知识产权不侵权之诉在我国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型案件。国内知识产权领域对这类案件尚未投入足够的重视和关注,相关的论述非常的少。在当前法律与社会环境下,应当确认知识产权不侵权之诉的可诉性,在受理条件、案件管辖等方面采取与行政诉讼并行的方式更好地平衡利益双方的权利,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不侵权之诉的杠杆作用,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972.
证券民事侵权诉讼前置程序与共同诉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证券民事侵权诉讼设置前置程序可能将绝大多数虚假陈述案件拒于法院门外 ,即使受理也可能因行政诉讼而使案件终结 ;同时 ,行政处罚决定在民事诉讼中的作用、投资者可否起诉行政处罚对象之外的其他人等问题亦难解决。这类案件采用共同诉讼方式也有局限性 ,如诉讼规模难以扩大、无法解决搭便车问题等 ,对这类案件应采集团诉讼方式。  相似文献   
973.
论入世后我国的司法审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审查是法院对行政行所进行审查,法院是司法审查最合适的主体,本文就我国在入世后的司法审查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笔者认为我国司法审查的范围应该有所扩大,而司法审查所适用的法律,虽然主要应该是国内立法,但WTO相关协定对法院的司法审查也应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74.
对我国民事审判监督程序启动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民事审判监督程序是以司法监督权作为权力基础,由此导致三重并列的再审启动机制。因此,很有必要分析我国多重再审启动机制的产生根源,并试图建立一个与现代民事诉讼理念相适应的再审启动机制:取消人民法院依职权启动再审;严格限制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权的行使范围;充分尊重当事人的诉权,建立以当事人诉权为基础的再审之诉。  相似文献   
975.
民事诉讼收费制度改革的理念及路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榕 《法律科学》2006,24(1):138-148
民事诉讼收费的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国家的人民享受法律保障的程度。但我国自开始实行诉讼收费制度以来,所有有关诉讼收费的规范均由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在我国目前各级财政尚不能全额支付法院全部所需费用的情况下,法院本身与诉讼收费有着直接的利益关系,诉讼收费成为支撑审判成本的主要来源。这种制度安排不但使当事人承担了高额的诉讼成本,而且可能直接阻却当事人行使诉权。因此,诉讼收费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我国应当理性地确定国家和当事人各自应承担的审判成本,并应将诉讼收费制度纳入民事诉讼法的调整范畴。  相似文献   
976.
试论被害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被害预防是现代犯罪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对如何“提高公众防范意识”的研究 ,又是被害预防研究的重要内容。研究表明 ,可供选择的提高公众防范意识的主要渠道过于狭窄 ,宣传、教育、警示虽非创新的作法 ,却是做好被害预防工作的惟一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977.
Past research on the effects of boundary permeability and tokenism (open boundaries with restricted access) suggests that when options for individual mobility exist, members of low status groups tend to exit their group and attempt to enter higher status groups. We hypothesized that the effects of boundary permeability on preferences for individual vs. collective action would depend upon prior levels of in-group identification, such that people who are more identified with their group would remain loyal and choose collective action, even under conditions of high boundary permeability. To test this hypothesis, a 2 (High vs. Low Group Identification) × 2 (High vs. Low Permeability) experimental design was employed to assess preferences for exit and loyalty in the context of a simulated business environment. For both rating measures and behavioral choices, the interaction hypothesis was supported. Implications for group loyalty and strategies of tokenism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978.
执行程序作为维护法律至上尊严的最后屏障,已无力承载权利人更多冀望,尽快完善此一环节的规范体系,或已成为中国司法改革重要的无奈选择。  相似文献   
979.
具体行政行为是行政法的基本概念之一,确立具体行政行为的界定标准,是行政法学理论构建的基石和前提。应打破传统思维,从新的角度,从具体行政行为本身所应具备的基本要素出发确立新的界定标准,使这些标准相互结合,更好地界定具体行政行为。  相似文献   
980.
自97刑法设立侵占罪以来,理论界对该罪的行为对象问题一直争论不休,尤其是对遗忘物和埋藏物的理解,更是观点不一,本文借助民法中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对作为侵占罪行为对象的遗忘物和埋藏物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自己的结论,认为本罪中所指的遗忘物与遗失物同义,二者的共同本质在于都是财物所有人非出于本意而丧失了控制的财物;而本罪中所指的埋藏物应指发现之时所有人明确的财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