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7篇
  免费   34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篇
法律   460篇
中国共产党   19篇
中国政治   86篇
政治理论   31篇
综合类   268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唐代判文也是唐代文学的一部分,它是唐代吏部铨试的一种应试文体。由于它不仅有实用性的要求,而且有美的要求,好的判文必须是文理与辞采都具备,于是它也就同时具有了文学性。梳理唐代试判的发展状况,从文学的角度加以审视,认识其文学价值,以及它对后世考试文学的影响,也是唐代文学研究中应有之义,并且有着比较重要的文学史认识意义。  相似文献   
112.
论法院调解制度改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翁晓斌 《现代法学》2000,22(5):66-70
本文认为 ,调解的改革应当是废除调、审合一的体制 ,建立调解和审判适当分离的体制 ,即调解由准备法官在审前准备程序中进行 ,主持调解的法官不能参加对调解无效案件的审判。  相似文献   
113.
台湾政党再次轮替的深层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在2008年出现第二次政党轮替的深层原因是民进党未能解决政治贫腐和经济衰退这两项选民最关心的议题.2005年"三合一"地方选举是民进党"由盛转衰"的分水岭.2008年1月的"立法院"选举,初次采取以小区单席为主、政党比例代表为辅的制度,放大了国民党和民进党的得票悬殊,在"立法院"形成"一大一小"的席次格局,为台湾政党的再次轮替埋下了重要伏笔.在2008年最高领导人选举中,民进党候选人既无法有效整合内部的派系结构.也无法摆脱扁案和激进"台独"路线的困扰,争取中间选民的支持,从而导致了台湾政党的再次轮替.  相似文献   
114.
海牙国际私法会议于2005年6月所通过的<选择法院协议公约>系迄今为止国际社会在法院管辖权和外国法院判决承认和执行方面意义最为深远的一个公约.本文首先介绍了本文公约产生的背景以及公约的结构.之后,作者就公约中关于统一管辖权的规定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评述被选择法院行使管辖权的权利和应该行使管辖权的义务、未被选择法院不行使管辖权的义务以及临时保护措施不受公约约束的例外规定.关于公约中所规定的外国法院判决的承认与执行制度作者从六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承认与执行外国判决的一般义务、承认与执行外国判决的例外情形、不审查与事实认定、先决问题、损害赔偿问题以及承认和执行外国判决的法律适用问题.  相似文献   
115.
为垄断香料贸易,葡萄牙政府创设以果阿副王廷为中心的印度公司,通过副王廷的各种机构建制,对管理包括防务和交易在内的东方事务,进行司法和行政控制。  相似文献   
116.
RHYS HESTER 《犯罪学》2017,55(1):205-235
Courts as communities theory emphasizes the sentencing differences that can arise between localities within a single state. The results of published studies have highlighted how local differences emerge based on informal sociological and political processes defined by the communities perspective. The findings from recent quantitative studies from South Carolina have revealed notably less county variation in sentencing than has been observed elsewhere. I use qualitative interviews with 13 South Carolina trial judges to investigate sentencing processes and to shed light on these findings. The interviews explore the state's legal structure and culture, including the practice of circuit rotation in which judges travel among counties holding court. The results suggest rotation serves as a centripetal force of sentencing culture, homogenizing what might otherwise be a more varied collection of county‐specific norms. Rotation leads to increased uniformity through judge shopping and the cross‐pollination of ideas and norms. Defendants can strategically judge shop and plead in front of a lenient judge—a process that gives rise to the term “plea judge,” which is a label for the most lenient judges who sentence a large number of defendants. Rotation also increases the interactions among judges and prosecutors, expanding networks and grapevines, and leading to cross‐pollination and the sharing of ideas.  相似文献   
117.
王佩芬  方铮 《河北法学》2005,23(3):90-93
当庭认证是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由于未有相关法律或司法解释对其内涵作出明确界定,从而在审判实 践中当庭认证往往被机械理解。从诉讼理论出发并联系审判实践,探讨了当庭认证的应有内涵,并提出公开认证 的概念比当庭认证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8.
WTO规则的适用及成员方对少数民族自治地区法律、政府及其权力等方面的关注,说明少数民族地区法律、法规与WTO规则存在冲突,少数民族法应按照WTO规则的精神进行调整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9.
出庭实务包括出庭前的准备和出席法庭。出庭讯问被告人时,需要注意相关性规则、反对诱导规则、反对复合性规则、不得假设规则,也要讲究运用策略。法庭辩论时要遵循观点明确同一原则、整体原则、以立为主原则,也要掌握技巧,如辩论主动、善于抓住对方弱点、分化被告人、解脱纠缠、补救失误等。  相似文献   
120.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促使我国形成“三法系、四法域”的独特法律体制。自然人作为民事法律关系最重要的主体 ,其民事行为能力的确定关系到其所从事民事行为的有效性。四法域有关这一制度的规定存在一定的法律冲突 ,并且在属人法的确定上亦有所不同 ,本文通过对四法域法律制度的比较 ,以及对属人法理论的换位思考 ,试探讨解决这一区际法律冲突的途径 ,并结合《民法典 (草案 )》第九编的有关规定提出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