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82篇
  免费   199篇
各国政治   122篇
工人农民   77篇
世界政治   15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3篇
法律   2772篇
中国共产党   55篇
中国政治   918篇
政治理论   276篇
综合类   305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141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140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160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400篇
  2013年   670篇
  2012年   483篇
  2011年   432篇
  2010年   470篇
  2009年   535篇
  2008年   514篇
  2007年   547篇
  2006年   525篇
  2005年   466篇
  2004年   446篇
  2003年   388篇
  2002年   293篇
  2001年   220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61.
Two conflicting definitions of desistance exist in the criminology literature. The first definition is instantaneous desistance in which an offender simply chooses to end a criminal career instantaneously moving to a zero rate of offending ( Blumstein et al., 1986 ). The second definition views desistance as a process by which the offending rate declines steadily over time to zero or to a point close to zero ( Bushway et al., 2001 ; Laub and Sampson, 2001 ; Leblanc and Loeber, 1998 ). In this article, we capitalize on the underlying assumptions of several parametric survival distributions to ga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which of these models best describes actual patterns of desistance. All models are examined using 18 years of follow‐up data on a cohort of felony convicts in Essex County, NJ. Our analysis leads us to three conclusions. First, some people have already desiste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follow‐up period,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notion of “instantaneous desistance.” Second, a three‐parameter model that allows for a turning point in the risk of recidivism followed by a long period of decline fits the data best. This conclusion suggests that for those offenders active at the start of the study period, the risk of recidivism is declining over time. However, we also find that a simpler two‐group model fits the data almost as well and gains superiority in the later years of follow‐up. This last point is particularly relevant as it suggests that the observed gradual decline in the hazard over time is a result of a compositional effect rather than of a pattern of individually declining hazards.  相似文献   
962.
刑事侵权具备"刑事责任"、"侵权责任"双重责任属性,由于刑、民责任在发展进程、互动的路径及效果上的不同,可分化为"因侵权而犯罪"与"因犯罪而侵权",即刑事侵权二分论。"因侵权而犯罪"具有民事责任倾向性,"因犯罪而侵权"具有刑事责任倾向性,解决刑事侵权责任问题须兼顾侵权责任法与刑事法的正义要求。刑民二分论有坚实的法律基础,符合法律价值基础的要求,当刑事责任与侵权责任进行内容接轨与功能互补时,可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价值目标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963.
适配体技术是生物科技研究中的新兴发展技术之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从适配体技术的发展、研究方法、特性以及应用领域进行综述,并对该技术在法庭科学中的应用做出展望,以推动我国法庭科学领域对适配体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964.
王晓明 《法学杂志》2012,33(4):62-67
我国从国外引进的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种推广节省能源新技术的模式,在实际运行中需要协调与整合技术、资金、设施建设与项目管理等多方面的关系,因而,我国对合同能源管理、能源管理合同属性的认识比较模糊,并存在多种看法。为此,必须厘清合同能源管理所涉及的法律关系,充分解析能源管理合同的法律属性,分析把握合同能源管理运营中资产等所有权归属问题,在我国现有法律体系框架范围内,正确、有效地调整合同能源管理关系,积极促进节能新技术在全社会的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965.
黄旭巍 《法学杂志》2012,33(7):161-164
相对于认定故意犯形态的原因自由行为有诸多疑难而言,在过失犯形态的原因自由行为之中承认原因行为的实行行为性并没有太多争议。但无论如何,过失犯形态的原因自由行为至少在表象上有别于一般的过失犯,其特点就在于可以划分为原因行为和结果行为这两个阶段,而在结果行为阶段又的确是丧失了责任能力甚至是行为能力。相关判例印证了在自陷无责的情形中构成要件模式的正确性,即原因自由行为实质上并不是一种需要特殊归责的构造,而只是一种现象上有独特之处,但完全可以被包括在一般的归责形态(无论是过失犯还是故意犯)之中的说明形式(说明实行行为到底在何处)而已。要成立过失犯形态的原因自由行为,关键在于如何在具体情况下认定行为人的过失心理,它可能有三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966.
近些年来,伪造、盗窃、买卖武装部队专用标志的情况不断增多,严重扰乱了社会管理秩序,损害了军队形象和声誉,妨害了部队战备、训练等工作的正常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将伪造、盗窃、买卖武装部队专用标志罪正式入刑,这是我国刑事立法的重要完善,也是维护国防利益的重要举措。本文在界定了伪造、盗窃、买卖武装部队专用标志罪概念的基础上,简要梳理了此类犯罪的立法沿革、概况,按照刑法理论分别从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对本罪的犯罪构成要件进行了论述,探讨了此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政策界限,并对处罚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67.
师维 《河北法学》2012,30(7):82-86
刑法是防控恐怖主义犯罪的最后一道防线.而当下我国无论是对反恐刑法的基本认识,还是刑法的相关规定都存在着许多值得反思和商榷之处.为扭转被动局面,实现对恐怖主义犯罪的有效规制,有必要创新恐怖主义犯罪刑法管控的基本理念,充实、完善其制度内容.唯有如此,才能增进恐怖主义犯罪防控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68.
杨俊 《法学论坛》2012,(4):85-94
《刑法》第388条之一是关于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规定,该法条来源于《刑法修正案(七)》第13条之增设性规定,旨在从严预防和惩治贿赂犯罪。尤其是针对以往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主要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身边人"以及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和他们的"身边人"等)索取或收受贿赂后因惩处缺位而借以逃脱法律制裁的状况,立法上作出了相应的改进。然而,在增设了利用影响力受贿罪这一罪名后,必须考虑其与原有的贿赂犯罪罪刑体系如何衔接与协调,特别是有必要对该罪的罪名确定、主体范围、行为特征以及司法适用等问题进行深刻地解读。  相似文献   
969.
970.
在我国刑法中,关于犯罪数额的立法形式比较多,种类多样。我国刑法条文中有关数额的实体法规定,在入罪、此罪与彼罪、量刑等多个方面发挥作用。不能把刑法中所有的定量因素都理解为数额犯,数额犯是指法定的决定某一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在量上的表现。要论证数额在犯罪构成中的地位,需要解决以下几个理论问题:(1)数额为什么能决定一个行为是否构成犯罪?(2)行为人主观上对数额没有认识的情形下,如何成立数额犯的故意犯罪?(3)数额犯是否存在未遂形态?上述三个问题的理论推理结论是:数额是犯罪成立要件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