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4篇
  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13篇
工人农民   26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101篇
中国共产党   55篇
中国政治   164篇
政治理论   44篇
综合类   19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生态问题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最具普遍性的存在性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切问题都与生态问题有关,文化也不例外。当全球进入后真相、后西方、后秩序时代的时候,国家文化安全现代性构成了关于国家文化安全认知系统的新生态特征。文化生态安全是这一现代性的表征。文化生态构成的多重二元结构是文化生态安全构成的结构方式。内部性与外部性文化关系冲突是引发文化生态危机和国家文化安全危机的原因。塑造良好的外部文化环境和内部文化环境是维护和实现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文化生态保障。文化多样性是文化生态的存在形态与结构样式,是文化生态平衡的重要保障机制,文化多样性安全是文化生态安全实现的前提。中国要实现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必须在保护文化遗产和文化资源安全的同时,实现从单一时空领域里的文化安全走向系统整体范畴的文化安全,在生态文明系统整体安全观的基础上,建构国家文化安全现代性的新认知系统。  相似文献   
272.
尽管受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的长期冲击,然而江南传统村落无论从地区空间分布,还是自身内部结构变化均不大,表现出江南传统村落的顽强生命力。以T市桃园村为代表的典型江南村落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形成了村庄与外部周围环境、村民生产生活与现代经济生产、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平等对话并同步发展的局面,初步实现了乡村振兴。生态型发展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的两难问题,从而也为当前江南传统村落的振兴探索出一条较为成熟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73.
仫佬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共同确认和信守的族规民约,在国家治理力量不能有效延伸至民族地区的条件下,在当地的社会治理中发挥了极大作用。为此,本文对仫佬族族规民约的内容与形式进行研究,分析其社会治理价值及启示,旨在为新时代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74.
乡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乡村振兴是解决乡村问题的根本性途径,乡村振兴必须以组织振兴为前提。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适应新形势,致力于基层党组织的持续发展和制度创新,从改革初期的破旧立新,到党的十四大之后的制度构建,到新世纪之初的不断完善,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全面深化改革,在40多年的历程中,基层党组织在政治、思想、组织、制度、作风、纪律建设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当前实行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全面振兴目标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275.
Since rural community-based tourism (RCBT) emerged, it has been widely considered to be an effective means of promoting development and conserving natural resources. Through a political ecology approach,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potential of RCBT to foster long-term stewardship and transformations in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among campesino communities in unprotected areas. Using Cocachimba as a case study, the article reveals that while RCBT can increase environmental consciousness, stewardship and conservation practices, it also reshapes human-environmental relations, changing both the value and the meaning of environment, as well as altering societal structures and changing relationships within communities.  相似文献   
276.
Johannesburg has frequently been subjected to critical examinations that conceive the city as a metropolis dominated by late capitalist excess and gold mining hyperbole. Along these particular lines, much of the literary scholarship that considers Vladislavi?’s city texts have focussed on his conception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 that critiques its exploitative extractive history and its simulacral tendencies. However, sustained critical attention of his treatment of nature in the urban space has largely been neglected or underplayed. The natural Highveld environment, for Vladislavi?, occupies a fraught and liminal space in the city, pushed to the margins of a brutalizing modernity. Nature in Johannesburg, he opines, is a construction, an imposition and inheritance that belies the city’s colonial and European settler history. However, there are moments in which, when human attention is turned away, nature in its untended and generative capacity works to unmake the structural obduracy of the settled city. This manifests in episodes that embrace the quiet potency of wild gardens that disrupt the urban status quo.  相似文献   
277.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下狠心变革发展观念和评价指标;用硬功改换发展模式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奋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抓住重点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攻克体制障碍.  相似文献   
278.
随着中国农村基层民主化程度的提高,农村妇女在村庄治理参与水平方面有所提升,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以河南省为例,立足于中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采用社会性别的分析视角,将农村妇女参与置于男女两性共同塑造的社会角色和权力结构中来考察,并对不同妇女群体在村庄治理中的参与状况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村庄正式权力机构中性别比例严重失衡...  相似文献   
279.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城市开始成为人们聚焦的一个热点。生态城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推进城市的生态化建设是21世纪赋予我们的伟大历史使命,是贯彻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80.
尽管金融危机以来,迫于就业压力,许多大学生都想加入"村官"的行列,但农村工作的现状却令不少大学生村官开始犹豫当初的选择。如何培养一批"愿意去、留得住、干得好"的村官已经为各界关注。只有从自我知觉层面出发,对大学生村官的自我概念、自我效能感进行分析,解决大学生村官的思想问题,坚定他们的工作信念,增强信心,促进大学生村官健康成长,才能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