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3篇
  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13篇
工人农民   26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101篇
中国共产党   55篇
中国政治   164篇
政治理论   44篇
综合类   19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吴萍 《法学论坛》2007,22(6):75-81
农村房产如何执行,我国法律和司法解释基本空白,而现今的宅基地制度、房产制度、社保制度等,又构成了执行农村房产的重重障碍.将农村房屋使用权从所有权中分离出来或将农村宅基地所有权收归国有是消除这道障碍的两个出路,前者是在现有土地所有权制度上作技术性的添加,让房屋使用权承载执行的需要,避免土地制度遭受执行的冲击,后者则是对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作部分修改,使宅基地使用权的城乡二元分立结构走向城乡一元的统一,从而实现城乡房产执行制度的并轨.同时农村房产执行中应体现人权高于债权的理念,应尊重当地民风民俗,保障房屋共有人、承租人及同村村民的优先购买权,这样既有利于债权人权利的实现又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72.
孙宁 《桂海论丛》2010,26(5):38-42
"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理应包括广大新兴农村城市化地区的基层党建这个层面,也即"城乡一体化基层党建",它的构建具有切实的紧迫性与必要性。文章对北京常营乡"村居合一"的城乡一体化基层党建新格局进行了挖掘和研究,总结了其构建途径、实施效果和创新特色,并提出了三点对策,即以科学发展观为灵魂,以地区实际为出发点,以自身建设为落脚点,构建城乡一体化基层党建新格局。  相似文献   
73.
乡规民约的法治功用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乡村组织存在之日起,乡规民约便产生和不断衍生发展,并在传统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纵观历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仍然不能忽视乡规民约的价值和作用.回顾乡规民约产生的历史,揭示乡规民约的伦理性特点和法治功用,提出乡规民约的当代价值,旨在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村民自治的新途径,期望在健全和完善乡规民约的建设中,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4.
张光君 《时代法学》2008,6(1):77-82
要实现环境刑法基本理念的突破,亟需回归环境刑法应然的生态本位。一方面要主张环境刑法应以环境大生态的可持续存在和发展为目的,这有利于实现环境大生态的安全、公正、和谐等价值;另一方面要批判环境刑法的行政从属性,这有利于发挥环境刑法的生态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5.
广西壮族自治区金秀瑶族自治县六巷乡瑶族的村规民约受到瑶族固有习惯法的深刻影响,在保障实施、处罚方式等方面明显体现瑶族固有习惯法的痕迹,瑶族村规民约实施的观念、机制与固有习惯法一脉相承,瑶族固有习惯法通过村规民约形式在当代瑶族地区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6.
This is an overview of a symposium on degrowth centred on Giorgos Kallis’ call for a socialism without growth, which insists on the need to be mindful of throughputs and the ecological consequences of any socialist project. Summarising and critically evaluating the various positions expressed by all the symposium participants, we find that Kallis’ ideas can be promising in drawing closer different Green Left perspectives, including ecosocialist, ecofeminist, and eco-Marxist. This complementarity is possible provided that degrowth proponents clearly align themselves politically on the side of the broad anti-capitalist Left and that the critiques expressed by the other symposium participants-especially with respect to Indigenous Peoples’ worldviews and practices and the dynamics that subtend the capitalist mode of production—become essential to degrowth platforms. We find already enough overlap among the diverse leftist positions represented in this Symposium for, at a minimum, continuing dialogue and, hopefully, politically beneficial mutual transformation and unification.  相似文献   
77.
实现大学生村官和农村工作的无缝对接,需要从源头上提高大学生对新农村建设的适应性,也就是要重视高校母体对大学生村官素质的培育工作。为此,要加强思想教育,培养大学生立志建设农村的情感;设置就业指导课,使大学生通过课堂了解党和国家的农业农村政策;通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实地感受农村生活;建立大学生与农村农民联系制度,促进大学生岗前转型;将农民代表请进课堂,使大学生不断加深对农村的了解。  相似文献   
78.
政府和集体组织经常对市场主体的交易行为作出具有一定事实上强制性的引导,在农地流转领域,类似的违法性引导时有发生,但目前的民事和行政诉讼难以将政府和集体组织纳入到被引导方发起的索赔诉讼中,本文建议立法通过建立经济法责任的方式,在一次诉讼中集中化解各方主体的利益纠纷,不仅保护农民等市场主体的利益,强化了政府等单位的市场引导行为的合法性意识,而且也降低诉讼成本,防止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9.
人类与自然生态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人口数量的增长和人类自身的发展必须以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支付能力为基础,即人口的发展速度、消费和人口结构与分布必须与自然资源保持最优比例,实现最佳结合.人类要摆脱人口增长的盲目性和自发性,必须树立以理性为指导的控制自身数量的意识,并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80.
In north-eastern Nicaragua, territorial titling of communal lands conflates particular notions of ethnicity with proprietary conceptions of space to generate new forms of conflict within and between indigenous and black communities, and with mestizo migrants. Notions of rights between competing groups, or within conflicting normative frameworks, become increasingly polemic during demarcation. While analysis of three land titling case studies demonstrates that results are socially contingent and place based, trends include: (a) power disparities; (b) tension between 'traditional' and 'modern' patterns of land tenure and resource rights; and (c) contradictions fed by international conservation agendas and neoliberal economic reforms. Combining critical actor-based analysis with practical policy critique our work illuminates how contestations over the bounding of communal territories contribute to social injusti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