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15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篇
法律   36篇
中国共产党   56篇
中国政治   51篇
政治理论   28篇
综合类   9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1.
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提振居民消费对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数字经济发展对居民消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综合运用CGSS2015数据 与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探索了数字金融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金融能够提升居民消费;且存在结构效应,数字金融覆盖广度与数字化程度均能提升居民消费;数字金融对发达地区和家庭物质资本高的居民消费有促进作用,对欠发达地区家庭人力资本高的居民消费有促进作用;户主主观幸福感在数字金融与居民消费之间存在“遮掩效应”。结论从经济学与心理学融合的角度,为解释数字金融影响居民消费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2.
从人生社会化相关理论视角看,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的种种非理性消费现象,标志着消费社会化的缺失,其原因在于大学生人生成长过程中家庭与学校的教育缺失,以及社会负面宣传的影响,可行的对策,是构建家庭、学校、社会环境三位一体的消费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13.
关于消费社会的研究已引起了人们对消费文化的关注。消费文化的形成,与构成西方文化的基督教文化和古希腊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欧洲人对外扩张的过程中,消费文化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商品经济助长了这种传播的势头。当今社会,消费文化不再是贵族的特权,在中产阶级中也已经广泛流传,并且大有向平民渗透之势。  相似文献   
114.
王群仿 《行政与法》2010,(3):110-114
本文基于消费者义务而展开论述,先对非理性消费行为的表现形式从三个角度作了界定,然后分析其成因和社会危害并论证了建构消费者义务规范体系的必要性。最后,从受教育义务和消费者特定信息的提供义务、守法义务和遵守约定义务、依法行使权利的义务、不得为害的义务和诚实守信的义务以及尊重社会公序良俗的义务等角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5.
郭丹 《北方法学》2009,3(6):71-79
天然信息不对称的保险市场中,由于对交易内容认识差距的存在,使保险消费者与保险服务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日趋激烈。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利益失衡使更多的焦点集中于保险服务者义务的履行——尤其是说明义务的强化与关注。在保险服务者与保险消费者利益的博弈中,应以利益衡平原则为指导,寻找各方利益的平衡点,缓和信息不对称之下保险合同当事人之间的矛盾,界定保险服务者义务的边界,以保证保险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6.
What can representations of women's ‘caring consumption’ (Thompson 1996 Thompson, C., 1996. Caring consumers: gendered consumption meanings and the juggling lifestyle.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2, 388407. Available from: http://www.jstor.org/stable/2489789.[Crossref], [Web of Science ®] [Google Scholar]) reveal about broad cultural understandings of the nature of motherhood? We study Canadian television advertisements to gain insight into the production of cultural schemas and the reproduction of beliefs about gender and motherhood. Employing an inductive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portrayals of mothers and women who are not depicted as mothers, we find that the defining feature of mothers' consumption is a unidimensional depiction of control and caring for others, presented as self-evidently gratifying and fulfilling, in the absence of competing consumption goals. Mothers' identity emerges solely from successful consumer choices that benefit others. Such unidimensional representations of consumption stand in contrast to the consumption of women who are not depicted as mothers, who are found to engage in hyperbolic and indulgent consumption targeted towards self-gratification. We thus provide novel empirical data which show that depictions of consumption in mothers and in women not depicted as mothers are extreme in nature. Our findings provide support for, and elaborate on, the concept of ‘caring consumption’ by helping to make sense of media representations appearing within the conjunction of the contemporary marketing context of hyperconsumption, and the parenting/gender context of intensive mothering. By examining extreme consumption in television advertisements, we gain insight into features of maternal consumption ideals that may not be observable in everyday instantiations, such as the lack of mothers' consumption for self-benefit.  相似文献   
117.
司春燕 《桂海论丛》2007,23(2):91-93
社会法的产生直接导源于对预防和抑制社会两极分化现象蔓延此类社会问题之呼唤,社会法的目的就在于对贫者与弱者提供法律上稳定的补给、救助与支援。消费法律关系是具有社会法属性的法律关系,民事法律无力调整实质上不平等的消费法律关系。行_政法与经济法的调整也不能实现消费者权益的最大保护,形式平等、实质不平等的消费法律关系应当由社会法调整。  相似文献   
118.
The article is a summary of conversations with two artist pairs: Dana Bishop-Root and Ginger Brooks Takahashi of the collective General Sisters, General Store in North Braddock, USA, and Helen Reed and Hannah Jickling of the project Big Rock Candy Mountain in Vancouver, Canada.  相似文献   
119.
生态消费把人类的消费纳入生态系统之中,使之与生态系统协调统一。生态消费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消费领域的具体体现,是人类消费模式的根本变革。由于存在所谓理性"经济人"假设,经济主体主动选择生态消费的内动力不足。因此,构建全方位的制度体系,是实现由传统消费模式向现代生态消费模式转变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20.
曹晋  曹茂 《思想战线》2005,31(1):102-105
在西部藏民心目中,"香格里拉"是指一种原创理想的生活境界.香格里拉的信仰作为当地藏民的文化资源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但从20世纪末期以来,中国西部旅游资源开发的经济理念与全球化浪潮两相结合,香格里拉已成为全球文化旅游者消费的商品,香格里拉从少数民族的一种宗教文化信仰转型为全球化背景下全球游客消费的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