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43篇
  免费   1344篇
各国政治   716篇
工人农民   1118篇
世界政治   36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40篇
法律   13372篇
中国共产党   2396篇
中国政治   5689篇
政治理论   2207篇
综合类   17482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341篇
  2021年   497篇
  2020年   783篇
  2019年   362篇
  2018年   369篇
  2017年   384篇
  2016年   479篇
  2015年   566篇
  2014年   2094篇
  2013年   2456篇
  2012年   2750篇
  2011年   2824篇
  2010年   2750篇
  2009年   2926篇
  2008年   3191篇
  2007年   3461篇
  2006年   3687篇
  2005年   3530篇
  2004年   3400篇
  2003年   2631篇
  2002年   2055篇
  2001年   1499篇
  2000年   791篇
  1999年   184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91.
周长军  汪雷 《法学论坛》2005,20(5):99-103
对于修订后的刑法所新设的滥用职权罪,目前主流的观点认为其是故意犯罪,但相关的论证实难令人信服。合理的思路或许是区分不同的层面进行解读:从实然的角度分析,现行刑法中确立的滥用职权罪是过失犯罪;但从应然的角度反思,滥用职权罪的正确定位应是故意犯罪。为此,应当通过立法修正的形式对其进行理性重构。  相似文献   
192.
为了解《建立欧洲宪法的条约》中对于成员国与欧盟机构之间的权力分配,本文从:欧盟权限的范围、欧盟如何在其授权范围内进行立法决策、欧盟法的效力等三个角度对该条约进行了分析。可以看出,宪法在对欧盟进行广泛授权的同时,仍然从根本上维护了成员国的主权,宪法条约并没有从根本上推进原有的条约体系已经达到的一体化的程度。但兼顾了一体化和各民族特征的欧盟本身正是二十世纪政治文明最重要的创新性成果,是其他国家和地区学习的典范。  相似文献   
193.
国际环境争端解决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解决和避免国际环境争端已成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论题。无论是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期间还是新近多边环境协定的谈判和实施过程中,国际环境法的遵守问题都引起了各国政府和国际法学者的关注。多边环境条约、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及WTO规则,是国际环境争端解决机制的主要法律渊源。在一定范围内,这些多边条约和条约体系相互影响、相互推动,又相互矛盾和冲突,呈现出国际环境争端解决机制的独特发展形态。  相似文献   
194.
工伤认定中若干法律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确认定工伤,首先要根据工伤的构成要件准确把握工伤的概念,其次要能够准确把握劳务关系、雇佣关系、委托关系与事实劳动关系之间的异同,最后需要结合实际对工作原因、工作场所、上下班途中等三大要素作出合理认定。  相似文献   
195.
陈柳钦 《东北亚论坛》2006,15(3):93-100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走上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道路,并迅速积累了巨额外债。近年来,俄罗斯外债余额递减,但规模仍然庞大,外债结构亦日趋合理。俄罗斯外债危机后的外债重组任务艰巨,解决外债问题,可以考虑以货抵债、以股抵债和外债资本化。综观俄罗斯国内外形势,从总体上看,俄罗斯外债形势仍不容乐观。2003年是俄罗斯的偿债高峰年,其1 301亿美元巨额外债的偿还进程举世瞩目,对世界各国的外债实践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6.
通过对哈耶克自由主义法律理论的解读,笔者提出了一种理解契约正义的思想理路。即在自由主义的视域中,自由是正义的核心价值,正义实为对人的意志本身的评价,而不能从行为结果衡量,因此,不管缔约人追求的具体目的如何,我们应以缔约人意志的自由状态作为评价契约是否符合正义的基本标准;普遍的契约自由的实现有赖于法律的保障,缔约意志实为其内在动机与外在法律互动的结果,唯有以契约法为核心的私法具有保障契约自由普遍实现的功能品性,因此,所谓契约正义实为缔约人依私法自由缔约的契约本身。  相似文献   
197.
东北老工业基地在东北亚经济合作中的区位优势重构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前,中国东北与东北亚周边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还主要以低层次初级产品与劳务输出为主,没有充分发挥出东北所拥有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需要加强东北地区与东北亚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这需要重构区位优势,调整东北地区参与东北亚地区国际分工的产业组合。为此,要加快产业转型,打造世界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替代产业;做强做大农产品加工、生物制药等产业。  相似文献   
198.
市民社会是法治的社会基础。自治是市民社会的内在要求,法治需以社会自治为基础。市民社会蕴含的公民意识是法治精神的基础。只有大力推进市民社会建设,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法治。  相似文献   
199.
刘文宇 《行政与法》2005,(12):122-124
新《破产法》(草案)①引入了破产重整制度,并对其专设一章,可见重整制度之重要。破产重整的立法精神是再建主义精神。笔者认为,要想使破产重整制度发挥其最大功效,实现立法者拯救企业的立法本意,最关键的是在利益制衡原则的基础上,对破产重整制度各方主体的角色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在此基础上,对破产重整制度中各主体的权限与职责做明确科学的规定,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破产重整制度的作用。本文基于破产重整的制衡原则,对破产重整中各方主体进行了角色定位,希望能构建起破产重整制度中各方主体间完善科学的关系,从而加深对破产重整制度的理解,促进破产重整制在我国度发挥其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200.
通常认为犯罪行为的形式是作为和不作为。但有学者提出 ,持有是犯罪行为的第三种形式 ,也有些学者认为 ,持有是犯罪的不作为形式。从形式逻辑及我国刑法理论以及持有的本质角度分析 ,持有是犯罪的作为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