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5篇
  免费   75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246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230篇
政治理论   60篇
综合类   75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72篇
  2011年   178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165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限制刑事诉讼中国家公权力滥用,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已经出台了相关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定,然而纸面上的规则能否顺利转化为实践中的法则还有待时间的验证。只有对规则本身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完善,并辅以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充分的发挥其保障人权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2.
罗飞云 《法律科学》2011,(5):161-171
考察司法实践中再审新证据的运行特点和基本样态,可以发现我国法院对再审新证据比较宽容的总体现状。以新证据启动再审,有利于在发现真实的基础上实现实体公正,大陆法系各国一般都在一定限度内把新证据作为再审事由。我国目前严格限定再审新证据的种类还缺乏现实基础,但也不能过于放宽再审新证据的范围,再审新证据的认定与运用必须在既判力与实体公正之间进行权衡的基础上完善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993.
证据学的大革命——再论实质证据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裴苍龄 《法律科学》2010,28(3):87-97
实质证据观引发的证据学的大革命,这场大革命的内容包括:以“两论”为基础的学科新体系应运而生;明确了证据学的A、B、C;新建了证据资料的理论;新建了证据效力的理论;提出了证明的构成理论;研究了证明的基本形式;新建了证明的方法体系;新建了全面的证责体系;新建了一系列原则和规则;建立了证明原则的基本理解,提出了实事求是七项原则;确立了实质真实观,新建了实质真实标准;提出了创立新证据制度的初步构想。这一切使我国证据学的面貌焕然一新。这场大革命的终极目标,是要将证据学打造成社会科学中最伟大的学科之一。  相似文献   
994.
本文概述了国内外纤维物证的发现、提取和检验方法及研究进展,并针对我国不少地区刑侦部门在现场勘查和物证检验中对纤维物证重视不够等问题,提出我国纤维物证研究应以现场发现方法、综合检验技术研究及数据库建设为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995.
在审查逮捕阶段的证据收集运用中,共存在十种不良倾向.为克服这些问题,从整体上讲,应当坚持证据审查的原则;从具体上讲,应当善于运用证据的审查方法.在多年司法实践的基础上,共归纳了八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6.
由于立法的语焉不详,实践中法官对待经验法则的态度呈哑铃型的极端:避用和强用.鉴于经验法则在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上的独特价值,我们认为极端型适用模式并不可取,构建并完善该制度及其配套机制以充分发挥其功效才是司法者应有的态度,本文以司法实践中部分典型民商事案件为视角,缕析了经验法则的适用现状、困境.解构了经验法则的属性、局限...  相似文献   
997.
司法会计鉴定人员出庭举证,可大大减轻公诉人在专业技术问题上的压力,为法庭定案量刑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出庭举证中,司法会计鉴定人只要坚持举证的基本原则,把握举证的要点内容,便能达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富于逻辑的最佳出庭举证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8.
高洁 《北方法学》2013,(6):147-157
我国2012年新《刑事诉讼法》首次设立专家辅助人制度,对鉴定意见的质证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对于刑事辩护来说意义重大。从证据法的角度看来,专家辅助人意见具有言词证据、意见证据、弹劾证据的多重属性,因此意见的内容应围绕鉴定意见中的专门性问题,并结合《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鉴定意见的审查判断规则来提出;而法庭对于鉴定意见的审查也应从准入资格与可靠性两方面进行,以免专家辅助人意见替代鉴定意见来主导审判。  相似文献   
999.
As digital evidence now features prominently in many criminal investigations, such large volumes of requests for the forensic examination of devices has led to well publicized backlogs and delays. In an effort to cope, triage policies are frequently implemented in order to reduce the number of digital devices which are seized unnecessarily. Often first responders are tasked with performing triage at scene in order to decide whether any identified devices should be seized and submitted for forensic examination. In some cases, this is done with the assistance of software which allows device content to be “previewed”; however, in some cases, a first responder will triage devices using their judgment and experience alone, absent of knowledge of the devices content, referred to as “decision‐based device triage” (DBDT). This work provides a discussion of the challenges first responders face when carrying out DBDT at scene. In response, the COLLECTORS ranking scale is proposed to help first responders carry out DBDT and to formalize this process in an effort to support quality control of this practice. The COLLECTORS ranking scale consists of 10 categories which first responders should rank a given device against. Each devices cumulative score should be queried against the defined “seizure thresholds” which offer support to first responders in assessing when to seize a device. To offer clarify, an example use‐case involving the COLLECTORS ranking scale is included, highlighting its application when faced with multiple digital devices at scene.  相似文献   
1000.
发现案件事实真相是进行诉讼的基础,保证法官在人类理性的范围内自由评价、判断证据则是正确认定案件事实的前提,传统自由心证虽能保障法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现案件真实,但却因其毫无限制的绝对自由容易导致法官主观擅断和恣意,随着现代自由心证内部和外部制约机制的建立,将法官在评判证据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限制在人类理性的范围内行使,有效解决了两者间的冲突和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