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8篇
  免费   69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231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227篇
政治理论   60篇
综合类   73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70篇
  2011年   177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171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138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31.
932.
Evidentiary adjudicat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signs of progress of litigation and judicial civilization. There are three key concepts under the principles of evidentiary adjudication: facts, evidence and fact identification. They form a kind of logic relationship among proposition, the argument and conclusion. As a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judicial proof, the case facts have legal determinacy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facts in philosophical sense, and also different from the fact that as a foundation for the judicial judgment. As the basis of the facts, the evidence emphasizes more the relevance and legitimacy in form. As a logical end point of judicial proof, fact identification is a rational, rigorous proof, but the case facts happened in the past, the fact-finder can only see the evidence, and can only use the evidence to find the facts, which determines the uncertainty of fact identification.  相似文献   
933.
目前,司法机关对危险驾驶犯罪的醉酒认定标准较为宽松,导致实践中部分无社会危害性的行为被纳入犯罪圈。为贯彻新时代良法善治的刑事司法理念,对危险驾驶犯罪中醉酒标准的认定应持审慎态度,建议借助证据法遏止醉酒驾驶行为过度犯罪化倾向,对于危险驾驶犯罪中的醉酒认定不宜过度依赖血液酒精鉴定,侦查机关应充分收集各类证据,统一交由审判者依其理性最终确定该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相似文献   
934.
从比较法视角观察,进入刑事诉讼的行政执法证据包括行政机关正当执法获得的证据、行政机关"假借行政调查之名"获得的证据、行政机关与侦查机关"共同调查"获得的证据三种类型。为了提供必要的权利保障,在第一种类型下,行政执法证据进入刑事诉讼应满足一定的程序保障;在第二种类型下,审查的重点是行政调查与刑事侦查的界限,防止行政机关"假借行政调查之名"规避刑事诉讼法的适用;在第三种类型下,应当着重审查"共同调查"中的主导机关、调查措施、调查目的等因素。  相似文献   
935.
自动化工作站是指运用生化技术对生物性检材进行批量处理分析的全自动化工作平台,它可在短时间内批量进行移液,加样,混合等操作,特别适合用于大量生物性检材的PCR模板的制备。本文仅对DNA提取自动化工作站的基本模式、基本方法、法医学应用等进行综述,以期使该技术在法医DNA分析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936.
4种固相颗粒吸附法提取滤纸血痕DNA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4种固相颗粒吸附法提取滤纸血痕样本DNA的效果。方法含有1μL静脉血的滤纸血痕180份,分为4组,每组45份。分别采用4种固相颗粒吸附法(DNAIQ~(TM)系统、D盾超敏DNA提取试剂盒、超高效硅珠纯化DNA提取试剂盒和常规的硅珠法)对上述样本进行DNA提取,对比各组DNA溶液的浓度及STR分型检验结果。结果 D盾超敏DNA提取试剂盒[(3.764±1.790)μg/mL]、超高效硅珠纯化DNA提取试剂盒(3.634±1.112)及常规硅珠法(3.350±1.250)提取到DNA溶液的浓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均高于DNA IQ~(TM)系统(1.864±1.207)(P0.001);D盾超敏DNA提取试剂盒、超高效硅珠纯化DNA提取试剂盒及常规硅珠法样本图谱峰高大于DNA IQ~(TM)系统(P0.001),超高效硅珠纯化DNA提取试剂盒和常规硅珠法样本图谱峰高大于D盾超敏DNA提取试剂盒(P0.01)。结论 D盾超敏DNA提取试剂盒、超高效硅珠纯化DNA提取试剂盒及常规硅珠法对于滤纸血痕的DNA提取效率高于DNA IQ~(TM)系统;超高效硅珠纯化DNA提取试剂盒和常规硅珠提取到的DNA溶液可能具有更高的质量。  相似文献   
937.
我国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宇  李岚  甄明 《河北法学》2004,22(12):116-120
从非法证据的概念和排除规则入手,分析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理论基础,提出了我国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38.
目的比较3种常见的接触检材前处理方式对磁珠法提取DNA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烟蒂、牙刷、纱线手套各10份;分别采用95℃、70℃直接裂解和TNE、SDS、PK预消化方式进行前处理,再用磁珠法提取纯化DNA,并进行DNA定量,统计提取的接触DNA量和IPC CT值;同时用Sinofiler复合扩增系统进行STR分型检测。结果 3种方法前处理后用磁珠提取的DNA纯度均较高I,PC CT值在26.63~27.19之间。用预消化法获得的DNA量高于裂解法,而95℃裂解与70℃裂解方法提取的DNA量无显著性差异。STR扩增检测结果亦表明,采用预消化法处理的样品STR分型成功率高于裂解法9,5℃与70℃裂解方法处理的样品STR分型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人体接触检材采用预消化磁珠法提取DNA,有助于提高STR检验成功率。  相似文献   
939.
改良醋酸铵盐析法提取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组织DNA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采用改良醋酸铵盐析法提取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组织DNA,并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取死后24h内人体肾组织用10%中性福尔马林溶液固定7d,石蜡包埋。采用酚/氯仿法、Chelex-100法及改良醋酸铵盐析法提取DNA。经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AGE及PCR-PAGE检测比较不同方法提取DNA的质量。结果改良醋酸铵盐析法、酚/氯仿法、Chelex-100法OD260/OD280比值分别为1.962±0.195、2.110±0.470、1.018±0.124,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3种方法提取DNA含量(μg)分别为0.515±0.447、0.328±0.345、5.346±1.994;AGE电泳图谱可印证上述结果;PCR-PAGE检测显示改良醋酸铵盐析法提取DNA的谱带清晰度好于其它两种方法。结论改良醋酸铵盐析法更适合微量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组织样本DNA的提取。  相似文献   
940.
FTA卡在微量血痕DNA多态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FTA卡样本DNA最小检出量及同一FrA卡样本进行多项目检测的可行性。方法制作含有不同浓度DNA丌A卡,使用Identifiler试剂盒进行检验;对同一rrA卡样本先后使用Identifiler、Y-filer试剂盒进行扩增及线粒体高变区HVI区测序,使用ABl3130测序仪检测各扩增产物。结果载有0.5ngDNA的FTA卡扩增产物即可正确分型,对同一血痕样本使用不同试剂盒检验,均可清晰正确判型,线粒体高变区HVI区测序图清晰,且各检验结果均与对照一致。结论载有0.5ngDNA的FTA卡扩增产物可用于DNA分型检测,FTA卡对DNA结合较稳定,可用于多项目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