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9篇
  免费   65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33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6篇
法律   466篇
中国共产党   31篇
中国政治   248篇
政治理论   76篇
综合类   50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在射击过程中,如果学员训练时间不长或经验不足,心理活动的变化就会使其形成的技术动作规律遭到破坏,究其原因,在于学员的害怕心理、缺乏自信心、重复性受挫、成绩观念、习惯性怯场等。对此,应用心理暗示法、意念训练法、表象训练法、腹式松弛训练法、适应性训练法等进行矫正。  相似文献   
72.
检测体液中氰含量的荧光光度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报道了应用取代反应检测体液中氰含量的荧光光度法。探讨了检测的具体方法和有关条件对检测的影响。检测了正常人血、尿液和唾液中氰含量,并检测了小鼠氰化物染毒死亡后血中氰含量。研究表明,本法不但可检测体液中致死量的氰化物含量,亦可检测体液中正常氰含量。  相似文献   
73.
民法学理论恢宏浩瀚、博大精深,对于讲授民法学的老师而言,课前的准备、课中的讲授以及课后的安排,应是有条不紊。首先要做勤勉、严谨的课前准备;其次是规范、生动的课堂讲授;最后,要有严格而明确的课后“作业”。要为学生传授学习方法,指明学习方向,从而达到“传道解惑”之目的。  相似文献   
74.
与传统的胶片相机相比较,数码相机有许多优点.在刑事摄影中,数码相机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犯罪现场照相.要获取符合要求的数码现场照片,应把握数码相机的基本类型、结构、特点,熟练掌握其拍摄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75.
通过实践教学,就如何提高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对数据库的学习兴趣,提出了新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6.
公务员精神培育的理论解释及其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双良 《桂海论丛》2006,22(5):47-49
服务政府理念下公务员精神的内核的理论解释为:法治政府是公务员精神提出的原动力;责任政府是公务员精神提出的催化剂;民本政府是公务员精神提出的触发器。公务员精神培育的路径是:严格录用制度,提高准入门槛;革新培训机制,强化终身学习;紧扣时代脉搏,深化理解认识;培育优秀典范,加大模范宣传;改善心智模式,营造服务氛围。  相似文献   
77.
论德育的社会激励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凤玉 《桂海论丛》2006,22(5):59-61
构建完善的德育社会激励机制是有效开展和正确实施德育的必然要求。受社会激励机制内容不完善、激励目标片面、社会舆论正面教育与反面批判结合力度不够和我国现实情况的制约,目前的德育实践中出现了“形神分离”、投入产出非均衡发展等现实困境。因此,迫切需要对德育的社会激励机制进行内容完善、模式创新和环境优化。  相似文献   
78.
茚三酮和DFO在显现渗透性客体上的汗潜手印时,显现原理、实验方法,以及实验结果均有不同.茚三酮法作为传统的渗透性客体汗潜指纹显现法,有其独特的优越性,但该法显现效果受客体背景影响大.DFO法适用客体范围广,可在重要现场手印提取中优先使用.在实际工作,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使其优势互补,而更好地为现场勘查服务.  相似文献   
79.
农民工的弱势地位及改变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工”问题是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而新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一方面,农民工为城市做出了许多贡献,城市越来越离不开他们的存在;另一方面,他们却没有享受到与贡献对等的权利,任何时候自己都被冠以“农民工”的称呼,处于城市社会的下层地位,属于社会的弱势群体。本文首先考察农民工的弱势地位的表现方面,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农民工处于弱势地位的多方面原因,最后提出了一些改变农民工的弱势地位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80.
在我国,民主监督是人民群众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党的三代领导人都非常重视民主监督工作。当前只有具备权力必须接受监督、监督必须拓宽渠道、监督必须加大力度三种必要条件,才能有效发挥民主监督作用,杜绝腐败现象的滋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