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4篇
  免费   13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76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91篇
政治理论   15篇
综合类   27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暂予监外执行是刑罚执行的变通方式,并未改变刑罚的种类和内容,对该类罪犯适用假释是对暂予监外执行性质的肯定,也是人人平等原则的要求,同时也可提高司法效率以及假释的适用率。有效地判断该类罪犯的人身危险性和社会危害性是其适用假释的基础,实践中的立法和案例则为暂予监外执行罪犯适用假释的法律化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2.
监狱行刑的效果如何,一直是监狱学界争议的问题。美国监狱行刑的效果评估最具代表性。在评估决策方面,矫正评估委员会独立运作。矫正协会设立的标准委员会负责提出标准,交由两个组织审评;评估证书由标准委员会授予;由矫正协会颁发。对监狱矫正评估的基本内容包括了警戒、安全、秩序、看护、活动(计划方案)、公正、生活状况和有效个人管理等因素。对罪犯的个案评估包括对个人或小组咨询、职业训练、工作释放、假释监督以及整容手术等。  相似文献   
13.
建立可操作的规避执行行为识别机制是目前突破执行规避、破解执行僵局的首要任务。类型化模式是分析建立规避执行行为识别机制的有效路径,规避执行可以分为主体规避、财产规避、滥用法定程序规避、其他规避等四种类型。在类型化模式的基础上分别梳理出可操作的判断标准和适用程序,并进行有效的责任追究,是破解规避执行行为的理想方式。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东盟民事司法协助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东盟各国间互涉民事案件呈现增长趋势。现行的中国—东盟民事司法协助制度已不能完全适应现实的需要,中国—东盟民事司法协助机制亟待完善。文章对中国—东盟民事司法协助制度构建前提及协助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析。  相似文献   
15.
民事强制执行请求权是与民事强制执行权相对应的专属于执行债权人享有的一种独立的、基本的权利,我国民事强制执行法应以该基本权利为核心构筑执行债权人的权利体系。对民事强制执行请求权的保护前提是立法,关键是执法。  相似文献   
16.
行刑是预防和打击犯罪的最后一道防护堤,在三大刑事法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行刑理念对如何设定行刑体制和框架,如何行刑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我国现行行刑理念支配下的行刑体制存在诸多弊端。我国行刑理念需要进行更新,建立新的适合现代法治要求的行刑体制。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探求和实践着行刑社会化理念,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行刑社会化较发达的国家相比尚存在差距。因此,应当在刑法人道性、谦抑性等价值理念的指引下,准确把握我国行刑社会化进程中的突出问题并有效地予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现代立法程序作为制度文明有四大基本属性,即民主性、公开性、交涉性和自律性.民主性体现在巩固多数权力和保障少数权利两方面;公开性是公民行使知情权的必然要求;交涉性是立法程序中一个利益表达、利益冲突、利益协调、利益整合的交涉过程;自律性是立法程序的德道基石.四大基本属性是衡量立法程序作为制度文明的重要标识.  相似文献   
19.
民事执行救济制度之完善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冬京 《河北法学》2006,24(1):95-97
目前我国正在起草<强制抗行法>,一直以来学界讨论的比较多的是如何保障债权人的债权得以实现,然而法律也要保护债务人及第三人的合法权益,于是执行救济制度便应运而生了.然而我国现行的执行救济制度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以程序公正和效率价值为理念,以和谐社会的构建为最高目的,对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的执行救济类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进而对完善我国民事执行救济制度的设计提出了理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王杏飞 《河北法学》2006,24(8):116-121
强制执行是运用国家公权力来保障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权利得以实现的过程,然而在强调债权人权益实现的同时有侵害债务人基本人权之可能.为了公平保护执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特别是维护债务人之基本人权,民事强制执行立法必须从贯彻宪法对人权保障的高度,确立利益平衡和执行适度的原则,加强对债务人财产、住宅、人格尊严和人身自由等基本人权的保障.这既是现代民事执行文明、人道的重要体现,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