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6篇
  免费   96篇
各国政治   26篇
工人农民   35篇
世界政治   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47篇
法律   919篇
中国共产党   115篇
中国政治   282篇
政治理论   115篇
综合类   88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174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82篇
  2007年   196篇
  2006年   193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辽宁省各级工会不断努力探索,构建工会创新工作新棋式,包括基层工会活力建设“3+×”工作模式 区域性与行业性叠加式工资集体协商模式、普遍推行基层工会主席直接民主选举模式。这些创新模式中的很多探索性 做法,比如设立自选项目、以职工满意度为标准、提高规范化程度以及建设量化评估体系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为全国工会创新工作的开展积累了大量经验。但工会创新工作的进一步推进还面临着诸如制度落地困难、代表性组织 缺失、劳动关系主体双方认识不够和相关制度衔接等制约性因素。对辽宁省工会创新工作模式的经验和制约性因素的 解析能够给全国工会创新工作的开展以启示。  相似文献   
122.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就是中国行政法治发展的三十年。平稳的动力机制之下,行政法治稳步推进。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法治进行比较全面的考察并进行反思,以期引起学术界对中国行政法治更广泛和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3.
论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法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修安 《桂海论丛》2009,25(1):104-106,F0003
法治建设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本身就是一个农村法治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文章试从新农村法治建设的基本内涵出发,针对农村中突出和集中的法治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健全法律法规,提高农民法律意识,完善法律机制等对策,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24.
全球化进程使以主权国家为核心的世界秩序发生变化,以世界主义民主理论为基础的全球治理理论的兴起给传统法治理论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在全球化背景下,从世界主义民主的视角来看待法治理论所面临的问题,就是要重新审视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法治的政治基础问题,这也是中国法理学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5.
需要一种中介和桥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工会的具体实践连接起来,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与工会学、劳动关系学等具体的有关工人阶级和工会的社会科学连接起来。劳动哲学就是这样一种中介和桥梁。  相似文献   
126.
佛教自传入中国迄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中国社会及传统法律制度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佛教戒律、因果律、佛教人文精神的阐述对现代法治、法律的比较与中国法治的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7.
儒家法律传统是中国古代社会农耕生产方式、宗法家庭组织、君主专制政体三合一基本特征的历史产物。先秦儒家法律传统以“礼治”、“德治”、“人治”等思想为其基本内容。西汉以后又不断充实完善,成为支配古代法律实践的正统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8.
法律语言与法律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法律语言的完善程度是法律文化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法治是有层次的,法律语言必须具有多种特征才能与之相适应。法律语言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立法语言应在准确、严谨的基础上,尽量简明、平实;司法文书写作风格要多样化并增强其内容的说理性;法制宣传要关注民众需求,注重宣传的实效。这是法治层次论对法律语言发展完善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29.
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中国共产党人,从西北革命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开创了陕甘边根据地。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权,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建设,切实满足了人民的利益,巩固了革命根据地,推动了西北革命形势向前发展。陕甘边根据地政权建设的探索,对于当前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仍具有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30.
本文首先对立法监督的内涵进行了介绍,在对相关学说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并对立法监督的对象和内容进行了总结;其次主要探讨了立法监督的价值,从法治、法律移植、立法质量三个角度剖析了立法监督的价值;最后指明了重视立法监督制度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