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3篇
  免费   90篇
各国政治   26篇
工人农民   35篇
世界政治   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47篇
法律   919篇
中国共产党   115篇
中国政治   283篇
政治理论   116篇
综合类   87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174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82篇
  2007年   196篇
  2006年   193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郝战红 《法学杂志》2012,33(2):133-136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利益多元化与利益失衡现象并存。如何有效地回应社会需求,避免立法疏误,提高立法品质,增强立法的正当性是立法主体必须面对的问题。专家咨询制度具有多维面相,从政治民主的角度看是立法民主的表现,从科学决策的角度看是立法科学的保证,从法治的角度看是立法合法的要求,从公共治理的角度看是立法正当的期待。全面认识和把握专家咨询制度的多维面相,有助于充分发挥其在立法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82.
杜豫苏 《法律科学》2013,(6):184-189
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审判实践中极少运用,基本处于休眠状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非法证据排除的审理程序设计不尽完善。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虽然明确了有关非法证据排除的审理程序,但仍未有明显改观。本文通过抽取某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百件刑事案件为样本,辅之以对法官的问卷调查,以实证研究的进路检视法律设计困境,提出从确立衡平裁判观、补强非法证据排除庭前程序、细化法庭调查程序、明确救济方式、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等方面完善该规则的审判适用程序。  相似文献   
83.
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对于提高教师德行素养,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以法治德,对于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应该作为指导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方针。在以法治德方针的指引下,着力提高教师队伍的道德素质和法制素质,是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基本任务。采取自律与他律并重,以自律为主、他律为辅的工作方式,将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84.
从经验到法则:经验在事实认定过程中的引入与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洪淇 《证据科学》2011,19(2):157-166
从事实认定制度发展的历程来看,经验法则是为将经验引入事实认定过程中并对其加以有效控制的一种独特机制.这种机制在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有着不同的表述形式和内在制约机制.在我国,经验法则和法律推定是将经验引入事实认定过程的两种不同机制,它们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都存在某种程度的失控状态.这种失控状态的产生源于其内在制约机制的缺陷....  相似文献   
85.
需要一种中介和桥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工会的具体实践连接起来,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与工会学、劳动关系学等具体的有关工人阶级和工会的社会科学连接起来。劳动哲学就是这样一种中介和桥梁。  相似文献   
86.
Politically experienced challengers are more successful in seeking political office than amateurs. The relationship is found so regularly that political experience has become the standard ex ante indicator of challenger quality in studies of American elections. Despite this, little work has investigated why experienced challengers are so successful. Many scholars attribute the relationship to inherent differences between experienced challengers and amateurs: experienced challengers have stronger electoral skills and greater access to material resources. I argue that these differences play a role, but an indirect one. Rather, experienced challengers are lead by both their resource advantage and the high amount of risk they are exposed to in seeking office to run in races in which their party has a good chance of winning. Thus, the direct cause of the experienced challengers’ success is self-selection into winnable races. Empirical analysis supports the self-selection model over a model in which resources directly lead to success.
Jeffrey LazarusEmail:
  相似文献   
87.
新加坡的公共住宅政策及其借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在不同程度上为中低收入阶层解决住房问题提供帮助。但是,真正制定出行之有效的住房政策来解决中低收入阶层住房问题的国家却是不多。几十年来,新加坡政府解决住房问题卓有成效。它的公共住房发展计划与政策,对于我国住房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相似文献   
88.
贿赂行为推定认定是基于打击贿赂犯罪的需要而针对贿赂犯罪的特点提出来的一种刑事诉讼证据规则,其具有自身特点、实际价值和设立的法理依据.应考虑规定贿赂行为推定认定条款.  相似文献   
89.
辽宁省各级工会不断努力探索,构建工会创新工作新棋式,包括基层工会活力建设“3+×”工作模式 区域性与行业性叠加式工资集体协商模式、普遍推行基层工会主席直接民主选举模式。这些创新模式中的很多探索性 做法,比如设立自选项目、以职工满意度为标准、提高规范化程度以及建设量化评估体系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为全国工会创新工作的开展积累了大量经验。但工会创新工作的进一步推进还面临着诸如制度落地困难、代表性组织 缺失、劳动关系主体双方认识不够和相关制度衔接等制约性因素。对辽宁省工会创新工作模式的经验和制约性因素的 解析能够给全国工会创新工作的开展以启示。  相似文献   
90.
Scholars concerned with the formation of states, specifical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te formation and war, hold one of two positions. Some agree with Charles Tilly’s historiological conclusion that war is decisive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stateness and specify key concepts, in order to explain presumed discrepancies between past and present. Others point towards the international sphere in its current form and advocate a ‘war breaks states’ perspective. This paper argues that both standpoints neglect the ‘sub-national’ level. While proponents of the ‘war breaks states’ thesis are missing para-sovereign zones of rule, supporters of the ‘war makes states’ approach take a juridical view of statehood and focus on ‘state strength’. The failed states paradigm guiding contemporary security and development policy hinders an adequate analysis of the actual situation on the ground. Discussing the shortcomings of failed states approaches and state formation theorising, the paper proposes a conceptualisation in terms of socio-political variation instead of a mere dichotomisation of order. Some conclusive questions are raised, indicating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linked to the historical sociology of state form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