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3篇 |
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2篇 |
工人农民 | 4篇 |
世界政治 | 2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2篇 |
法律 | 183篇 |
中国共产党 | 1篇 |
中国政治 | 13篇 |
政治理论 | 12篇 |
综合类 | 4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21篇 |
2013年 | 26篇 |
2012年 | 16篇 |
2011年 | 17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16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18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24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风险认知模式及其行政法制之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风险社会背景下,专家风险认知模式和公众风险认知模式在风险本质、判断风险严重程度之因素和评价风险之方法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分歧。两种认知模式的差异对规制风险的行政措施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应当通过行政法律制度变革来避免这些消极后果,以便在科学和民主、事实和价值之间获得恰当平衡。这些改革措施包括:实行一种多中心的风险信息公开立法模式;制定并发布统一和完整的风险信息标准,定期加以评估和更新,最终形成一个“全国性的风险预警制度”;进行有效的风险沟通,以便培育公众理性;依据各种定性因素对风险的严重程度加以调节;充分发挥国务院办公厅应急工作办事机构在风险教育、沟通和公开方面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2.
错案时有发生,错案与错误的科学证据有着密切关系。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大背景下,公安部对《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规定》做了修订,其中的内容涉及鉴定人员出具虚假、错误鉴定意见的法律责任。除了相关部门加大投入、提高鉴定人员的待遇之外,作者提出了5条建议:加强对鉴定人员的职业伦理教育;鉴定人员应当努力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规范实验室管理,严格鉴定程序;做好送检的检材、样本等物证的交接与保管;增强鉴定文书书写制作意识,保存好鉴定档案。 相似文献
103.
为正确认定环境诉讼中的证据和事实,提高司法公信力,建议建立专家陪审员参与环境案件审理的制度.环境案件专业性、技术性和复杂性较强,专家陪审员直接参加审理,能够弥补法官环境专业知识的不足,解决环境案件审理中的技术难题,这对科学认定案件事实、有效监督人民法院审判工作,切实提升环境司法公信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借鉴知识产权审判与地... 相似文献
104.
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对非法获取的刑事鉴定结论是否应当排除没有明确规定。从鉴定结论的性质,国际社会的通行做法以及人权保障等三个方面来看,非法获取的刑事鉴定结论应当排除,但应适当限制排除的范围。 相似文献
105.
陈能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9,21(5):62-64,84
针对近年采对公安机关法医鉴定机构法医鉴定书的文证审查和对有争议的鉴定结论的重新鉴定,法医鉴定存在一些不规范问题,影响了鉴定结论的准确性和采信率,因此.应针对这些问题,规范法医鉴定。从理论的层面重视法医鉴定书的规范制作,正确引用临床病历资料.正确选择鉴定时机,准确表述鉴定结论等,从而提高法医鉴定结论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6.
专家责任中的专家对第三人责任是侵权责任法中一个重要的方面,而我国现行的《侵权责任法》中并未对其作出明确的规定。在比较法上,专家对第三人责任的规范模式有合同责任和侵权责任两种。我国应采侵权责任模式,在此模式下,我国《侵权责任法》对专家对第三人责任应予细化规定。 相似文献
107.
我国法务会计鉴定起步晚,需要规范与重构.应建立法务会计鉴定人准入制度与统一的法务会计鉴定人职业管理制度实现鉴定主体职业化,立法规范法务会计鉴定技术与程序实现法务会计鉴定标准法治化,强制法务会计鉴定人出庭质证与完善技术顾问制度以提高法务会计鉴定意见权威性,培养专业的法务会计鉴定人员,进一步加强法务会计鉴定理论本土化研究与创新. 相似文献
108.
杨爱琴 《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43-44
司法鉴定存在的问题,既有法律规定不完备之处,也存在司法鉴定体制不合理的问题,这些问题不利于司法机关正确的运用鉴定结论这一证据。严重影响了依法办案。建议立法机关尽快对司法鉴定有关问题予以立法。使司法鉴定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109.
医疗鉴定意见在医疗纠纷案件的定性和裁判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现行的医疗鉴定制度由医学会组织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司法鉴定机构组织的医疗过错司法鉴定两者并存,形成了医疗鉴定制度“二元化”的现象.《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施行虽然消除了医疗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的“二元化”问题,但医疗鉴定制度的“二元化”现象并没有被打破.探讨建立“一元化”的医疗鉴定制度,并引入专家辅助人制度对“一元化”医疗鉴定制度进行监督和辅助,希望在寻求司法公正与效率的基础上建立更加科学、完善、合理的医疗鉴定体制. 相似文献
110.
医学专家意见在医疗纠纷诉讼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不同法系国家分别以鉴定和专家证言的形式出现在法庭诉讼中。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以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医疗过错鉴定为主体的医疗专业技术鉴定体制,但当前面临着诸多困境。从专家证据制度改革和医学专家意见形成特点等层面分析,专家辅助人制度与普通法系国家专家证人制度类似.其和鉴定制度的有机结合可以在医疗纠纷诉讼领域构建更为理想的专家证据制度:有助于最大限度地使法律真实靠近客观真实。但过于强大的医疗专业技术鉴定制度对专家辅助人制度具有明显的压制作用.因此需适当限制鉴定制度,大力推行专家辅助人制度,同时应总结相关国家经验教训。防止专家辅助人制度产生不应有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