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篇
  免费   17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16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27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8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21.
The quality of forensic mental health assessment has been a growing concern in various countries on both sides of the Atlantic, but the legal systems are not always comparable and some aspects of forensic assessment are specific to a given country.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legal context of forensic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in France (i.e. pre-trial investigation phase entrusted to a judge, with mental health assessment performed by preselected professionals called “experts” in French), its advantages and its pitfalls. Forensic psychiatric or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is often an essential and decisive element in criminal cases, but since a judiciary scandal which was made public in 2005 (the Outreau case) there has been increasing criticism from the public and the legal profession regarding the reliability of clinical conclusions. Several academic studies and a parliamentary report have highlighted various faulty aspects in both the judiciary process and the mental health assessments. The heterogeneity of expert practices in France appears to be mainly related to a lack of consensus on several core notions such as mental health diagnosis or assessment methods, poor working conditions, lack of specialized training, and insufficient familiarity with the Code of Ethics. In this article we describe and analyze the French practice of forensic psychologists and psychiatrists in criminal cases and propose steps that could be taken to improve its quality, such as setting up specialized training courses, enforcing the Code of Ethics for psychologists, and calling for consensus on diagnostic and assessment methods.  相似文献   
222.
司法鉴定在刑事诉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我国目前司法鉴定现状令人堪忧,存在着鉴定机构隶属不明权限不清、司法鉴定管理混乱、鉴定队伍及技术设备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必须对此进行适当的改革,设立统一的专门性司法鉴定系统,由司法部负责对全国司法鉴定工作进行统一领导,进行专业化、行业化管理。  相似文献   
223.
陈小嫦  李大平 《证据科学》2011,19(3):299-306
医疗损害鉴定主体,包括鉴定机构及鉴定人,是医疗损害鉴定制度改革的起点。医疗事故鉴定模式中的专家组并不是鉴定主体.但其合议制的实质对鉴定结论的科学性具有重要作用,应予保留。应改革鉴定结论形成机制,允许出具多样化的鉴定结论。医疗损害鉴定制度的改革应采取司法行政部门主管、司法鉴定机构组织鉴定工作、医学会推荐鉴定人的模式。由于医学的专业性极强,鉴定人应当来自于现任专职医务人员。在保证鉴定人中立性、公正性的同时,要重视保证医务人员参与鉴定工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24.
司法鉴定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华 《法学研究》2011,(1):167-180
司法鉴定制度基于鉴定结论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功能而产生。鉴定结论作为鉴定人的判断更需要制度控制和程序检测。然而,我国的司法鉴定制度未能较好地完成这一任务,即使进行了相应改革,改革后的司法鉴定制度仍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深化司法鉴定制度改革应当以鉴定结论的证据性质、功能及其应然性作为基础,建立具有保障鉴定结论可信性功能的鉴定制度和具有检测鉴定结论可靠性功能的诉讼程序,以使司法鉴定制度能够满足诉讼证明的高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225.
司法鉴定意见在诉讼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但因鉴定意见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在法庭质证中普通人很难对其进行实质审查,虽然当事人可以聘请专家辅助人参与质证,但由于对专家辅助人的适用缺乏可操作规定,以至于严重影响这一制度的执行。如何发挥专家辅助人在鉴定意见质证中的作用,需要制定一套科学的程序来保障。  相似文献   
226.
由于指纹鉴定中错误鉴定、标准不一、管理混乱等问题日益突显,指纹类专家辅助人出庭就指纹鉴定的技术性问题与鉴定人展开辩论以充分证明鉴定意见的可靠性或不可靠性,这就显得十分必要。指纹类专家辅助人必须具备一定的资格才能选任,并被赋予一定的诉讼权利才能充分地准备质证。在庭审中,指纹类专家辅助人应当就指纹鉴定的程序性规范与鉴定依据的科学性、可靠性两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对个案的指纹鉴定展开质证。  相似文献   
227.
随着2012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的施行,我国全面确立了专家辅助人制度.专家辅助人制度可以提高当事人质证的有效性,促进法庭实质审查鉴定意见的准确性.但是,我国专家辅助人制度存在着中立性无法确保、作用范围有限等缺陷.为了正确发挥专家辅助人制度的功能,我国应采取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完善专家辅助人制度,例如明确专家辅助人的首要职责,建立专家辅助人库,强化鉴定中立性原则,确立利益冲突原则等.  相似文献   
228.
在司法实践中,不确定性鉴定结论的客观存在制约了鉴定结论在诉讼中的作用。较为理想的鉴定结论应当解决了特定的案件争议事项,是对鉴定要求的明确答复。针对司法鉴定中不确定性鉴定结论产生的原因,其应对措施应提高鉴定人员的知识、经验、技能;收集真实、可靠、充分的检材;使用成熟的鉴定理论和方法;排除对案情不利的因素开展鉴定。  相似文献   
229.
23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的对台方针经历了两次大的转折、呈现出三个明显的阶段.回顾和分析历史,可以得出一些宝贵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