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54篇 |
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2篇 |
工人农民 | 4篇 |
世界政治 | 2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3篇 |
法律 | 291篇 |
中国共产党 | 3篇 |
中国政治 | 45篇 |
政治理论 | 16篇 |
综合类 | 18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37篇 |
2013年 | 50篇 |
2012年 | 31篇 |
2011年 | 29篇 |
2010年 | 28篇 |
2009年 | 31篇 |
2008年 | 23篇 |
2007年 | 41篇 |
2006年 | 36篇 |
2005年 | 48篇 |
2004年 | 36篇 |
2003年 | 40篇 |
2002年 | 26篇 |
2001年 | 17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adults’ judgments of the honesty of children's coached true and fabricated mock testimony. Adults saw video clips of children testifying in a mock court about a true or fabricated event in their lives. They were asked to make an assessment of the truthfulness of the testimony, and respond to questions about their perception of children's credibility. Half of the adults saw children testifying after a competence examination, and the other half saw children testifying without a competence examination. Overall, girls were rated as more competent than boys, and their testimony was more likely to be believed. Younger children were more likely to be rated as incompetent than older children. A factor analysis of adults’ responses revealed six factors which significantly predicted adults’ overall assessment of children's credibility, and their evaluations of children's competence to testify. Adults’ detection accuracy was at chance, with the majority of children rated as truthful. Viewing the competency examination and cross-examination did not improve the adults’ detection accuracy. However, seeing the cross-examination made adults’ less likely to believe children's testimony.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results for the judicial system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42.
公共参与制度在行政决策中方兴未艾,而专家咨询机制也愈显重要。在公共参与背景下,公众与专家的角色定位及功能作用亟需反思。纷繁复杂的公共参与理论基础直接影响到专家咨询制度的定位、功能与运行。美国专家咨询制度的经验和教训,为完善我国专家咨询制度提供了借鉴。法治化、型式化、竞争化、公开化是完善我国专家咨询制度的应有取向。 相似文献
43.
证人保护与被告人权利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长见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2,(2):27-33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规定了更加完善的证人保护制度,但证人保护与被告人知悉权、对质权可能发生冲突,各国为此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予以平衡,包括限制披露证人身份信息和采用视频技术或设置屏障的方式出庭作证等。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有必要在平衡证人保护与被告人权利保障的基础上完善证人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44.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利益多元化与利益失衡现象并存。如何有效地回应社会需求,避免立法疏误,提高立法品质,增强立法的正当性是立法主体必须面对的问题。专家咨询制度具有多维面相,从政治民主的角度看是立法民主的表现,从科学决策的角度看是立法科学的保证,从法治的角度看是立法合法的要求,从公共治理的角度看是立法正当的期待。全面认识和把握专家咨询制度的多维面相,有助于充分发挥其在立法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45.
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是证据法研究的热点之一,国内在该问题技术上的研究多于理论上的探索,似乎在该问题的理论基础上已有广泛的认同,即对义务论的认同,然而义务论会带来诸如主体工具之说,自由功利之说的许多困惑,相反,权利论却有独特的优势,因此如果尝试从权利论的角度解读证人作证制度,或许会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46.
我国证人保护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证人保护制度是保障证人出庭作证的关键性措施之一.现行立法确立的证人保护制度过于简略,缺乏可操作性,且侧重于对证人的事后保护.这种立法上的不尽如人意使证人不敢出庭作证,导致证人作证制度虚无化,因此亟待重构我国的证人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47.
48.
鉴定人在诉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鉴定结论必须经过审查、质证后才能在庭审中加以运用,鉴定人出庭作证也是必要的,然而,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当前我国司法实践中鉴定人出庭甚少,相关制度应当加以完善,以提高鉴定人的出庭率。 相似文献
49.
论警察出庭作证的程序保障——以《波士顿警察局规则与程序规则320》为蓝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警察出庭作证问题一直都是法学理论研究和司法实务界讨论的热点问题。我国警察出庭作证之所以存在障碍,一方面是由于刑事诉讼法对警察出庭作证问题规定的不够明确,另一方面是缺乏保障警察出庭作证的程序规则,从而造成警察不出庭理所当然的错误观念。在有关警察出庭作证的程序保障方面,立法比较成熟的美国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学习、借鉴的蓝本,特别是《波士顿警察局规则与程序规则320》。 相似文献
50.
刑事见证及其法律效力研究——诉讼证明中一个被忽视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见证一直被当作一个技术性问题而为我国诉讼法学界所忽视,其所蕴涵的监督制约价值和诉讼证明功能尚未被人们充分认识。我国现有的刑事见证规范不但内容粗疏,而且见证与否对相关的侦查行为及由此所取得的证据材料不产生任何法律效力,从而导致权力滥用和制度变形,这不但与程序正义相背离,而且妨害实体真实的发现。对公权力过分信任的政治哲学、"重实体、轻程序"的法律文化以及偏重于惩罚犯罪的诉讼目的等,都影响了制度的精细化设计及其应然功能的发挥。无论是顺应证明模式转型的发展趋势还是基于程序法定原则的内在要求,抑或是保障证据证明力及侦查程序正当性的要求,均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刑事见证问题。只有把见证人见证作为一项独立的诉讼行为予以制度完善并赋予其一定的法律效力,刑事见证才能实现从技术到制度的转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