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8篇
工人农民   2篇
法律   57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45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以公民财产权的保护为视角透视土地征用的正当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国家因为公用事业的发展而征用土地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但为了防止政府滥用权力侵犯被征用者利益,应对政府土地征用权进行正当性的限制。这些限制包括对土地征用目的、征用补偿和征用程序三个方面的正当性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102.
行政征用是理论界有纷争的问题,文中着重分析了行政征用补偿的特征及其法律制度的不足,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完善我国行政征用补偿制度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3.
This paper examines land grabbing in Bangladesh and views such seizures through the lens of displacement and land encroachment. Two different but potentially interacting displacement processes are examined. The first, the char riverine and coastal sediment regions that are in a constant state of formation and erosion, are contested sites ripe for power plays that uproot small producers on their rich alluvial soils. The second examines new patterns of land capture by elites who engage gangs, corrupted public servants and the military to coerce small producers into relinquishing titles to their ever more valuable lands in and near urban areas. These historically specific and contingent land grabs draw attention to in situ displacement, where people may remain in place or experience a prolonged multi-stage process of removal. This contrasts with ex situ displacement, a decisive expulsion of people from their homes, communities and livelihoods. In both the char and peri-urban case, we signal new forms of collective action in response to involuntary alienation of land resources in a rapidly and violently transforming political economy. We conclude with a caution against naturalizing displacement, casting it as an ‘inevitable’ consequence of changing weather conditions in the former and population dynamics in the latter.  相似文献   
104.
土地征收:公平补偿离我们有多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征收农村土地成为新增建设用地、扩大城市规模的主要途径。但是现行土地征收补偿的不完全性和非公平性,相当程度上造成和加剧了滥用土地征收权,侵犯土地权利人合法权益,危及国家粮食安全、土地合理利用以及社会安定和谐等一系列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我国现行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局限性进行研究,并在借鉴国外土地征收公平补偿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土地征收公平补偿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5.
效果标准与目的标准之争:间接征收认定的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间接征收问题日益引起许多政府及国际法学者的广泛关注。认定间接征收实际上就是如何判断特定政府措施的“效果”与“目的”以及如何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从法律学说、法律规范及投资仲裁三个层面可以发现间接征收认定标准的若干新发展。在认定间接征收过程中引入比例原则有其积极作用,但潜在风险也不客忽视。  相似文献   
106.
在我国土地立法中,相对于国有土地所有权来说,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受到较多的限制,这种限制的实质是准征收。从征收补偿的法理来看,只要这种限制符合公共利益的需要并且国家也给予相应的补偿,那么由此产生的两种土地所有权的差别对待就是合理的、正当的。  相似文献   
107.
行政补偿是行政机关合法行为对相对人产权侵害的一种责任,在宪政国家,行政补偿制度由宪法予以规定。尽管我国宪法确立了行政补偿原则,但作为一项制度,仍有许多缺陷。在行政补偿立法时应该确定以权利保障为目的,采用集中立法的模式,对整个行政补偿制度作出基本规定。  相似文献   
108.
在国际投资条约自由化的趋势下,一些发展中国家相继接受了ICSID的全面管辖权、宽泛的间接征收定义等自由化条款,给国家的外资管辖权带来挑战。为此,应采取例外规定、限制间接征收等防御性条款,以保障国家基于环境、国家安全等政策的需要对外资实施必要的管制措施。自1998年以来,我国投资条约的内容日趋自由化,研究在BIT中采取适当的防御性规定、避免类似阿根廷不慎放权的教训,是当前我国BITs实践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09.
军事征用概念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事征用作为国防动员的一项重要内容,已成为国防动员资源保障的主要手段。但是由于目前法律规定尚不清晰,致使我国学界对于军事征用概念的认识还存在较大分歧。通过对军事征用的目的、主体、对象和时机等方面的分析,可以更好地完善军事征用的理论,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军事利益的实现,对相对人权益进行最大限度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0.
土地征用与土地征收之解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土地征收是国家基于社会公共利益的目的 ,按照法定程序 ,强制性取得他人的土地所有权。至于国家基于社会公共利益的目的亦可使用他人的土地 ,待使用完毕后 ,仍将土地归还所有人或使用人 ,事件的紧急与否并不影响其的适用。在设计国家基于非公共利益需要土地的土地征购制度时 ,应注意使失地的农民生活得到保障 ,同时 ,因在我国土地的所有权分为国有和集体所有 ,为了充分保护农民的利益 ,应赋予土地征收的性质为民事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