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2篇
  免费   17篇
各国政治   40篇
工人农民   81篇
世界政治   17篇
外交国际关系   21篇
法律   573篇
中国共产党   19篇
中国政治   129篇
政治理论   66篇
综合类   363篇
  2025年   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41.
目的 观察调任复元灸法结合头皮针和舌面点刺治疗脑卒中后感觉性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5例脑卒中后感觉性失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给予头皮针和舌面点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调任复元灸法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言语功能评分。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分布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自发谈话、理解、复述、命名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自发谈话、理解和复述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而命名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治疗前后理解、复述、命名评分和总积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任复元灸法治疗脑卒中后感觉性失语具有良好疗效,可改善患者言语功能。  相似文献   
242.
目的 观察针刺三重穴加放血疗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三重穴加放血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颈项针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周,观察眩晕改善情况、眩晕障碍量表评分及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有优于对照组的趋势,但疗效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眩晕障碍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各项评分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三重穴加放血疗法能显著改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眩晕障碍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状态。  相似文献   
243.
目的 观察补肾活血通络针刺法联合中药熏洗疗法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KO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补肾活血通络针刺法联合中药熏洗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the 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y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Lequesne MG评分,关节液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血清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3,MMP-3)水平的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WOMAC、Lequesne MG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关节液IL-1β、TNF-α、IL-6水平,血清COX-2、MMP-3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肾活血通络针刺法联合中药熏洗疗法可显著改善KOA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244.
目的:探讨中药透皮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Hutson法豚鼠哮喘模型,治疗组隔日诱喘后用中药敷贴30min,对照组诱喘后隔日采用9g/L氯人溶液浸润纱布或0.5g/L醋酸地塞米松霜敷贴,比较记录诱喘潜伏期,2周后处死,取肺组织,用放射本基竞争结合法比较M受体表达状况。结果:中药透皮治疗能显延长哮喘豚鼠诱喘潜伏期,减轻发作程度,下调哮喘豚鼠肺组织M受体含量,结论:2次实验结果提示,降低M受体含量是中药循经敷贴治疗哮喘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45.
目的 探讨关节腔注射、运动疗法联合中药熏洗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粘连期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取关节腔注射联合运动疗法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熏洗治疗,疗程为2周。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肩关节疼痛程度,采用肩关节功能Melle评分量表及肩关节活动度评价肩关节活动度和功能,并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Melle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Melle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外展、内旋、外旋活动度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治疗组患者肩关节外展、内旋、外旋活动度升高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疗效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治疗方案均能减轻肩关节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关节腔注射、运动疗法联合中药熏洗对粘连期肩周炎的疗效优于关节腔注射联合运动疗法,能更好地改善肩关节功能和活动度。  相似文献   
246.
目的 观察通督调神针法联合经筋结点放血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通督调神针法治疗,治疗组在通督调神针法的基础上予以经筋结点放血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ion Health...  相似文献   
247.
探讨去甲斑蝥素-泊洛沙姆407缓释剂局部注射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选择25例原发性肝癌患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瘤内注射去甲斑蝥素-泊洛沙姆407例释制剂治疗,并与29例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作疗效对照。结果:两组在抑制肿瘤生长,降低AFP水平和延生长存在期等方面并无差别(P〉0.05),而去甲斑蝥素-泊洛沙姆407缓释制剂局部注  相似文献   
248.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镜像疗法治疗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90例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1组(30例,给予针刺治疗)、对照2组(30例,给予镜像疗法治疗)和观察组(30例,给予针刺联合镜像疗法治疗),疗程均为2周。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Fugl-Meyer评估量表上肢板块(Fugl-Meyer assessment upper extremity, FMA-UE)评分,Wolf运动功能测试(Wolf motor function test, WMFT)量表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 MBI),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 ICF)评分及伸腕主动运动范围(active range of motion, AROM)和基于FMA-UE评分判定临床疗效。 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治疗后3组患者FMA-UE评分、WMFT评分、MBI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ICF评分显著减少(P<0.05),且观察组FMA-UE评分、WMFT评分、MBI增加程度,ICF评分减少程度显著大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伸腕AROM显著大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 结论 针刺联合镜像疗法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49.
目的 观察肝豆状核变性并发脾功能亢进脾切除后血瘀证形成情况及健脾活血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脾功能亢进脾切除患者中选取术后发生血瘀证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以术后健脾活血中药干预,对照组予以术后常规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术后血瘀证、门静脉系统血栓(portal vein system thrombosis, PVST)发生率及其动态变化,并进一步观察血瘀证形成对术后肝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 271例术后脾功能亢进脾切除患者中,术后3 d共有223例(82.29%)出现血瘀证,对照组111例,观察组112例。术后7、14、21 d时观察组血瘀证发生率以及术后4、7、14 d时观察组PVST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4 d开始两组血瘀证和PVST发生率逐渐下降;术后21、28 d两组血瘀证和PVST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肝功能指标均显著升高;术后3 d,两组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 ALT)、天冬氨酸转移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 AST)活性,血清间接胆...  相似文献   
250.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环境的改善,家族制的局限性也越显突出。民营企业要继续健康发展,应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