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04篇
  免费   177篇
各国政治   56篇
工人农民   36篇
世界政治   9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3篇
法律   2240篇
中国共产党   60篇
中国政治   861篇
政治理论   275篇
综合类   274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333篇
  2013年   523篇
  2012年   420篇
  2011年   388篇
  2010年   452篇
  2009年   528篇
  2008年   454篇
  2007年   477篇
  2006年   452篇
  2005年   428篇
  2004年   393篇
  2003年   342篇
  2002年   281篇
  2001年   200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假币犯罪案件的特点与侦查防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我国假币犯罪活动日渐增多、形势严峻。深入研究假币犯罪的特点、规律以及犯罪原因.是成功遏制假币犯罪的关键。假币犯罪活动,不仅影响我国的市场经济秩序.而且危害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些群众因误收假币而受到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不仅对银行产生不信任感。由此也引发了不安定的因素,从而影响了社会的经济和治安的稳定。  相似文献   
912.
偷税罪在我国的刑事立法中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抽象、笼统、单一、欠缺到具体、明确、科学、完善的历史发展过程。《刑法修正案(七)》对刑法典第201条规定的偷税罪从行为方式、构罪标准、法定刑等多方面进行了重大修改,并实行有条件的初犯补税免罪机制。同时,罪名也被修改为逃税罪。  相似文献   
913.
文章通过对享乐主义的基本概念、表现形式、学派、发展演变过程及其代表人物的阐述,引出享乐主义在当代社会的新发展——消费主义.又从消费主义引出享乐主义文化。通过对享乐主义文化在中国当今社会的新特征及其危害的分析.从享乐主义文化的独特视角论述了其对犯罪成因的影响.进而独辟蹊径地提出了解决的方法与对策。  相似文献   
914.
在我国信用卡消费大众化的同时,利用信用卡实施犯罪呈上升趋势,犯罪手段不断向高科技化、集团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案件实施过程更为隐蔽,手法不断翻新,其危害程度呈现出逐年严重态势。文章通过总结信用卡犯罪的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对在信用卡犯罪案件侦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理论结合实际地提出了打击对策,为侦查机关打击信用卡犯罪,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15.
目前我国残疾人犯罪案件呈上升趋势,犯罪组织形式趋向组织化、职业化,残疾人违法犯罪已成为当前需要予以重视的社会问题。残疾人违法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那么,要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就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在政府的扶助之下,各部门齐抓共管,打击和遏制这一类的违法犯罪。  相似文献   
916.
虚假共犯的可归责性讨论了行为人假装具有犯罪意图,客观上实施了帮助或者鼓励实行犯的行为,是否能被归责的问题。虚假共犯是否具备共犯的犯罪心态是该问题的核心。美国判例倾向于共犯心态的着力点在对犯罪结果的共同认识。在实用主义指导下,虚假共犯"不可告人的动机"与犯罪心态的界限会受到模糊,从而平衡现实利益,达到实质正义。  相似文献   
917.
近年来,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带来了犯罪形态的变化,很多传统型犯罪纷纷借助网络这一新的平台实施新型犯罪,"裸聊"犯罪就是其中之一。在短短几年内,"裸聊"扩散范围之广、危害之大已经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关注。为此,公安机关只有创新侦查手段,才能有力打击此类行为,净化网络环境和社会道德风尚。  相似文献   
918.
在收受型受贿罪中设置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要件具有现实的必要性。"为他人谋取利益"要件应归属于主观方面,属于犯罪目的。在司法实践中认定该要件应从"他人"、"谋取"、"利益"等几个方面加以把握。  相似文献   
919.
合同诈骗罪是从普通诈骗罪中分离出来的新型经济犯罪,在所有以诈骗为手段的犯罪案件中,合同诈骗案件占有相当高的比例。它以合同为掩护、手段隐蔽、不易察觉、认定困难,所以给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机。本文通过对合同诈骗罪的含义、特征及行为人签订合同时的目的、采取手段、履行合同的能力、对待合同的态度、合同标的物的处置方式、受侵害客体以及是否承扭违约责任等方面的具体剖析,使公民对其加深了解,提高警惕,使司法活动更加准确、公平,最终使合同诈骗罪得到有效的惩治与预防。  相似文献   
920.
破坏监管秩序,是罪犯在监狱及其他监管场所服刑期间时有发生的行为,破坏监管秩序,情节严重则构成犯罪。我国《刑法》第315条规定了破坏监管秩序罪的构成及其刑事责任。破坏监管秩序罪,是指被依法关押在监管场所服刑的罪犯,殴打监管人员,组织其他被监管人破坏监管秩序,聚众闹事,扰乱正常的监管秩序,殴打、体罚或指使其他人殴打、体罚其他被监管人,情节严重的行为。破坏监管秩序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