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4篇
  免费   160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12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62篇
法律   1209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146篇
政治理论   60篇
综合类   24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Four reality monitoring variables were used to discriminate suspect from foil identifications in 183 actual criminal cases. Four hundred sixty-one identification attempts based on five and six-person lineups were analyzed. These identification attempts resulted in 238 suspect identifications and 68 foil identifications. Confidence, automatic processing, eliminative processing and feature use comprised the set of reality monitoring variables. Thirty-five verbal confidence phrases taken from police reports were assigned numerical values on a 10-point confidence scale. Automatic processing identifications were those that occurred “immediately” or “without hesitation.” Eliminative processing identifications occurred when witnesses compared or eliminated persons in the lineups. Confidence, automatic processing and eliminative processing were significant predictors, but feature use was not. Confidence was the most effective discriminator. In cases that involved substantial evidence extrinsic to the identification 43% of the suspect identifications were made with high confidence, whereas only 10% of the foil identifications were made with high confidence. The results of a laboratory study using the same predictors generally paralleled the archival results. Forensic implication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72.
HLA-DRB1基因分型芯片的法医物证学应用价值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Li L  Li CT  Liu Y 《法医学杂志》2004,20(2):81-84
目的对HLA-DRB1基因分型芯片在个体识别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方法根据HLA-DRB1基因座不同等位基因的独特序列设计探针,制成分型芯片。将待测样品DNA用末端标记了CY5的引物进行PCR扩增,产物与芯片进行杂交,根据杂交产生的荧光信号值确定样品在HLA-DRB1位点的基因型。将这一方法应用于561份样本的HLA-DRB1基因分型,根据基因型分布统计分析其法医学应用价值。同时,进行了家系调查和方法灵敏度分析,并应用于部分案例。结果利用微量检材,HLA-DRB1基因芯片可检测DRB1位点等位基因26个,基因型的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该位点的观察杂合度(Ho)为0.888,期望杂合度(He)为0.902,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893,平均非父排除率(PE)为0.801。家系调查和案例运用的结果表明,HLA-DRB1位点等位基因由亲代向子代的传递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结论HLA-DRB1为高度多态位点,其基因分型芯片可在亲子鉴定和个体识别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3.
Previous research shows that expert testimony on eyewitness memory influences mock-juror judgments. We examined the extent to which opposing expert testimony mitigates the impact of defense-only expert testimony. Participants (N = 497) viewed a video-taped trial involving an eyewitness identification and individually rendered verdicts and evaluated the evidence and the experts. We manipulated the Foils (unbiased vs. biased) and Instructions (unbiased vs. biased) of the lineup and Expert Testimony (no expert vs. defense-only expert vs. opposing experts). Expert testimony did not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juror judgments, but the opposing expert testimony diminished the credibility of the defense expert in the eyes of the jurors. Results point to the need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conditions that qualify the impact of expert testimony.  相似文献   
74.
Zhao D  Wang BJ  Ding M 《法医学杂志》2003,19(3):143-148
目的调查Y染色体7个STR位点及单倍型的遗传多态性并分析其群体差别。方法应用PCR、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合银染显色分型技术,检测45例中国汉族及59例日本男性DNA样品。结果在DYS393、DYS389Ⅰ、DYS19、DYS390、DYS389Ⅱ、DYS392等6个位点中共检出33个等位基因,DYS385位点检出39个等位基因组,其频率分布在0.0169~0.6444之间,DP值分布在0.5406~0.9579之间,以DYS385位点最高。7个位点数据综合比较,二组群体间在遗传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由7个位点组成的单倍型有95种,中国汉族有41种,DP值为0.9960,日本群体有54种,DP值为0.9965,2群体间未发现相同的单倍型。结论上述7个STR位点属于高鉴别能力位点,单倍型具有很高的遗传多态性并显示出明显的民族特征。  相似文献   
75.
中国北方汉族与维吾尔族群体8个STR位点的遗传多态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Wang BJ  Ding M  Zhao D 《法医学杂志》2003,19(3):149-150,153
目的调查中国北方汉族与维吾尔族群体8个STR位点的遗传多态性。方法应用荧光标记引物试剂盒及基因扫描技术检测vWA、TH01、TPOX、CSF1PO、D5S818、D13S317、D7S820、D16S539位点等位基因。结果100例汉族群体共检出62个等位基因,累计非父排除率为0.9975;50例维吾尔族群体共检出52个等位基因,累计非父排除率为0.9973。2群体总个人识别机率均超过0.9999。基因频率分布2群体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8个STR位点在汉族与维吾尔族群体中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频率分布有民族差别。  相似文献   
76.
抢劫罪八种加重处罚情节中,“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认定,是司法实践中的一大难点。从立法本意出发,分析“公共交通工具”的含义,可见最高院的司法解释将小型出租汽车和单位内部班车排除在“公共交通工具”之外的合理性。同时未经合法程序审批而实际从事公共旅客运输的机动车,也应视为“公共交通工具”。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实际上包含两种情形,其认定应注意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7.
国内外“DNA数据库”遗传学标志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英、美、中"DNA数据库"遗传学标志的比较,探寻我国大规模建库宜用的STR位点.方法用复合PCR扩增和四色荧光技术对我国汉族群体进行基因型检测,获得D2S1338、D19S433、CODIS等15个STR位点的多态性分布资料,并结合目前国内外法医学者报道的其它STR位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Profiler Plus试剂盒中的STR位点和D16S539、D2S1 338、D19S433、Penta D、Penta E任中国人群中有重要应用价值.结论为便于建立DNA实验室技术标准和质控标准,提倡开发和使用适合我国人群的商品化STR检测试剂盒.  相似文献   
78.
骨骼种属鉴定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Zhang JZ 《法医学杂志》2001,17(3):139-141
目的 探求骨骼残渣的种属鉴定的组织学方法。方法 对人体不同部位骨骼,及常见动物骨骼的 77张骨组织学切片,在光镜下进行了骨组织学形态学研究。结果 不同动物骨组织学的形态学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其主要差别有:内、外环骨板的形态和相对厚度;哈氏系统之间的骨板的形态和哈氏系统的大小;哈氏环层骨板的数量及骨陷窝的数量等。结论 骨组织学的特征,不仅可以区分人与动物骨骼的残渣,也可以对不同动物的骨骼残渣进行区分。  相似文献   
79.
Fan AY  Zan YX  Liu HJ  Gao G  Zhang JL 《法医学杂志》2001,17(3):155-156
目的 探讨唾液酯酶( Set)多态性在法医学亲权鉴定和个体识别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盘状电泳及固蓝 RR染色方法,调查了 114名中国人 Set的表型分布及基因频率,用χ 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中国人酯酶表型频率 Set F 22.81%, Set FS 50.88%, Set S 26.31% ;基因频率为 SetF 0.482 5, SetS 0.517 5;非父排除机率为 0.187 5,个体识别率为 0.619 9。结论 Set有较高的父权排除率和个体识别率,可作为法医学亲权鉴定和个体识别的重要标记系统之一。  相似文献   
80.
民众法律认同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试图从民众的角度来理解法治,认为民众与法治的关系是法治的根本问题。如果法治是以确立民众在法治中的主体地位,确立民众对法律的真诚的信仰作为最终的目标,那么,在中国的传统和观实的压力下,要实现这一目的,民众的法律认同是一个必经的阶段。本文初步探讨了民众法律认同的概念、特点、意义、内容、方式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