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8篇
  免费   84篇
各国政治   30篇
工人农民   59篇
世界政治   39篇
外交国际关系   68篇
法律   676篇
中国共产党   50篇
中国政治   332篇
政治理论   174篇
综合类   52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加强犯罪研究,应面对现实,承认现实,进行专题性研究。必须系统了解犯罪现状,认识犯罪的特点与规律,研究犯罪原因,才能科学有效地制定预防与控制犯罪的对策。应深化犯罪研究,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加强市场管理,强化预防和控制犯罪的功能;加强立法,依法管理;强化政府管理职能,抓好宏观管理;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尤其是对青少年的法制观念和道德教育。加强犯罪研究,还应进行预防犯罪研究;要进一步加强对犯罪趋势的研究,做好犯罪发生的预测工作。  相似文献   
22.
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财政支持。政府应利用税收杠杆尤其是各种税收 支出形式,刺激、引导和调节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的发展。  相似文献   
23.
谈抢劫犯的犯罪心理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暴力犯罪是对社会危害最为严重的犯罪类型,主要包括杀人、抢劫、强奸、伤害、爆炸、纵火、绑架、劫持等8类恶性案件。在这些案件中,以抢劫案件为高发,并呈现出增长的趋势。因此,抢劫犯罪已经成为暴力犯罪中影响最坏、社会危害最广、对人民生命财产构成极大威胁的犯罪。文章从犯罪人个性角度出发,运用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测验量表,分析了抢劫犯罪人的心理结构。  相似文献   
24.
高校期刊管理的新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形势下,高校期刊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加强高校期刊管理工作,提高高校期刊质量,促进科技文化交流,加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推动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扩大高校的影响,提升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实现高校期刊的全面繁荣和跨越式发展,是我国高校期刊工作者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25.
学术论文关键词不"关键"现象论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学术论文关键词标引中随意选取关键词、关键词无法反映论文主题等不"关键"现象,指出作者要根据论文主题中心的需要正确选用关键词,编辑在论文加工过程中同样要重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6.
三、<殷先公先王考>和<续考>:熟练运用"二重证据法"取得的重大成果 王国维成熟地运用"二重证据法"取得的重大成果,是1917年初先后撰成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和<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续考>两文.因其所运用的方法缜密精当,解决的问题重大,为研究者打开了一片新天地,故成为近代史学史上意义重大的一页.  相似文献   
27.
在种属和体液鉴定及降解检材等特殊案件的分析时,转录水平的miRNA所具有的生物属性及表达特点,使其能够发挥基因组DNA所不具备的价值。本文通过概述法医物证学miRNA研究的现状,对法医miRNA分析的研究策略和法医物证学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法医miRNA分析的应用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8.
Critical race scholars have called into question the objective neutrality upon which much positivist social science rests, arguing that it discursively masks how whiteness underpins the normative purview of research design and findings. As the scholarly securing of whiteness takes shape through explicit and discursive mechanisms, this article examines how it is manifest in criminological research through an intertextual analysis of contemporary peer-reviewed scholarship. Examining 558 articles in five recognized journals, this paper documents how blind spots towards race and racial stratification surface in criminological research, arguing that most of the articles analyzed do not simply ignore White privilege; they actively uphold it.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y do so through two means: first by whitewashing race, that is, disregarding how race and racism can differentially affect acts and trends of crime and deviance, and secondly, by narrowly representing race as merely explanatory variable without querying the broader power relations it marks. After discussing how these patterns reveal and uphold whiteness as a normative value, we conclude with a discussion of preliminary steps aimed at exposing and unpacking how White logic informs the field.  相似文献   
29.
中国古代法律禁止民间任意观测、探究、解释和传习有关星空的奥秘,只允许官方的天文机构研究和解读天文现象。中国古代法律对天文研究作出如此的法律规制,既是保证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的客观要求,也是"天人感应"这个流传很久、影响巨大的哲学观在法律制度上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30.
通过对我国民行检察监督制度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折射出我国整个检察制度发展改革应完善的方向:加强检察理论研究,重视与学界的沟通与交流,为检察改革营造出良好的理论环境;重视检察改革中的外部关系,与法院在博弈中加强合作,在合作共赢中推进检察制度改革;鼓励地方检察机关的创新型实践,检察改革应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