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8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70篇
中国共产党   26篇
中国政治   76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13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税兵 《法律科学》2010,(6):125-136
通过选择财产权构造、绩效观察度、资源依赖度和公共关联度来建立基金会治理机制的分析框架,并就相关要素如何影响法律规范的配置进行了研究。对全国性基金会年报资料的研究表明,中国基金会与政府的"非对称依赖关系"正在被打破,政府同时是社会慈善市场的推动者、监管者和垄断者,由此需要导入司法审查,建立多中心主义的法律治理模式。首先,未来的中国民法典需要借助"转介条款"实现公法规范与私法规范的对接;其次,强制性和禁止性规范的配置要以保护公众知情权为中心;最后,配置诱致性规范以激励基金会主动接受外部监督。  相似文献   
32.
民主政治作为一种政治体制,构成社会政治的骨架和心脏,对社会发展起着组织、管理和控制作用,通过权力和政策的方式来实现不同利益之间的整合、妥协、平衡。因此,民主政治奠定了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石。  相似文献   
33.
对三个不同地点的带帽刚性桩复合地基工程进行试验监测,根据试验监测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可见褥垫层不同厚度对带帽刚性桩承载力和沉降变形的影响:设计褥垫层在某一合适的厚度,能有效降低桩身承载力,提高桩间土的承载力,使桩和桩间土合理共同承担荷载,降低复合地基沉降变形,减少地基对基础的应力集中,对工程实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试验分析的基础上,理论研究刚性桩带帽的条件,在褥垫层合适厚度下,单桩承载力、桩间土承载力、桩间土折减系数对刚性桩带帽都有影响,当条件符合时设置刚性桩带帽可以提高复合地基承载力,降低沉降变形.  相似文献   
34.
无产阶级政党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 ,这是对我们党建党 80年历史经验的一个科学总结。本文对无产阶级政党理论上成熟的标志、政治上成熟与理论上成熟的关系以及如何做到理论上的成熟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相似文献   
35.
我国宪法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共同构成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宪制基础。宪法规范彼此间的形式冲突不足以否认宪法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适用,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不足以结构性取代宪法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适用。宪法中关涉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容不适用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凝聚和承载着"一国"精神的内容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具有适用性。厘定宪法适用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内容时应秉持"一国"的原则。"占中公投"既违反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也违反宪法。  相似文献   
36.
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坚持依法行政、坚持行政监督,是政府工作必须遵循的三项基本原则。政府法制机构作为法制工作的载体,为政府依法行政提供强大的制度保障。大力加强和改进政府法制机构建设,即提高认识、健全机构、保障经费、增强素质、创新工作、强化职能,是加强对执法活动监督的重要组织基础,是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37.
在研究确立公安学学科体系的时候,人们很容易忽略铁道公安学,这或许是因为它指导的是铁路公安工作实践,而多数人对铁路公安工作了解得太少,同时铁路公安工作和铁路公安教育宣传得也不够。实际上,建立铁道公安学是有着其实践依据和理论基础的,建立铁道公安学是必需的,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8.
在确定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分配规则时,要考虑以下因素:行政诉讼的价值取向;行政程序中的举证责任;当事人举证能力;行政诉讼的结构;行政诉讼的司法审查性;谁主张权利与主张积极事实。  相似文献   
39.
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必须澄清人们在这个问题上的思想疑虑 ,如正确认识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明确工人阶级作为党的阶级基础的地位没有改变 ;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是把党变成“全民党” ,也不是向社会民主党演变 ;新的社会阶层也是党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40.
程序分流机制是近年来刑事诉讼法学理论研究的新热点。我国学界对此研究并不充分和深入,特别是对于侦查阶段的程序分流机制的探讨更是近似空白。应从程序分流机制的基础理论出发,结合西方法治国家最新研究成果,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探讨在我国设立和完善侦查阶段程序分流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进一步提出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