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3篇
  免费   21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26篇
法律   215篇
中国共产党   25篇
中国政治   85篇
政治理论   44篇
综合类   19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0 毫秒
31.
现代生活中,平板玻璃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建筑物中,在刑事案件中经常能够提取到经犯罪分子破坏的玻璃碎块,所以对玻璃碎裂痕迹的研究对于侦查破案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中以平板玻璃坠落后的裂纹痕迹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制作实验样本,对裂纹的形成过程、形成原因以及物理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平板玻璃落地后裂纹中放射纹上的弓形纹向上汇聚、切向裂纹上的弓形纹向下汇聚,放射纹作用点分布位置在离地面较高一侧。  相似文献   
32.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隐喻了精深的休闲观。全面发展的实质是确立人的主体地位,休闲的实质是使人成为人,休闲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休闲作为一种现实的生活方式,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表征和实践形式。  相似文献   
33.
以德治国,是党中央治国方略的重要思想,以德治国思想的提出并不是否定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地位,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结合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以德治国的正确实施能够促进依法治国.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是一种他律与自律的关系,个体的道德自律是法律他律的基础.以德治国的出发点在于解决市场快速发展与滞后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尖锐矛盾造成的信仰危机和道德危机,兼治民德与官德.  相似文献   
34.
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是反垄断法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在各国反垄断立法中均得以确立。美国、德国、日本和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比较完善,且各具特色。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的形成根源于垄断对经济发展影响的两面性。适用除外制度与一国的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密切相关,对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阐述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的理论基础,比较国外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的内容,对我国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完善我国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建议。  相似文献   
35.
民愤影响定罪量刑是中国刑事司法的现实图景。民愤作为外在的监督力量能够促进司法的良性运作,我们应该正视民愤,杜绝打击、压制民愤,让民愤得到充分表达;但是,司法有其独有的运作规律,民愤与司法在案件的具体裁量上存在着种种冲突与矛盾,民愤不应干涉到个案的具体裁量。  相似文献   
36.
李华  赵洋  王卓亚 《河北法学》2005,23(10):59-63
世贸组织的根本宗旨是推动全球贸易的自由化,逐步减少和消除阻碍贸易发展的壁垒。保护附加于商品上的知识产权(特别是商标权、专利权)在一定条件下会阻碍自由贸易发展。针对如何看待和协调WTO一系列框架文本中消除贸易壁垒和保护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的关系,从世贸组织的相关法律文本出发,通过我国法律和欧盟的典型判例来实证分析研究上述问题,并总结欧盟司法经验,揭示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基本原则下,运用比例关系测试法就具体个案衡平考量解决两者冲突的司法进路。  相似文献   
37.
我国现行宪法的公民社会权利条款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与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应该及时修改。把市场条件下必备,各国宪法常常加以规定,我国部门法中已经规定的公民权利写进宪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宪法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38.
意思表示是行为人将内心意思彰显于外部,并决定民事行为存在与民事行为效力的行为。意思表示具有二重性,一是意思表示的形式性,二是意思表示的实质性。在此基础上探讨意思表示的构造,与相关学说进行比较,可以从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对比中解析意思表示的概念,深化对意思表示概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39.
异质文化之间的"不可共量性(incommensurability)"是导致异质语言对译难题的根源所在。为达到相异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首先应当面对的问题就是语言的障碍。16世纪东来天主教耶酥会士在面对中日文化时首先遭遇的就是天主教术语的翻译问题,因中日文化性格与地位的不同而分别采取了不同的翻译原则法,在日本最后采取了直接音译的原语主义,在中国则是意译的译语主义。  相似文献   
40.
意思自治原则在涉外合同法律中的适用与限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思自治原则已成为世界各国确定涉外合同准据法的首要原则。随着国际民商事交往的发展,这一原则在涉外合同法律适用中有了新的发展。一方面,对当事人选择法律的方式、时间、空间范围等规定得越来越宽松;另一方面,强调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不能排除强制性规则,限制意思自治在特殊合同中的适用,其终极价值在于实现社会的实质正义与公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