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6篇
  免费   77篇
各国政治   45篇
工人农民   60篇
世界政治   62篇
外交国际关系   67篇
法律   405篇
中国共产党   61篇
中国政治   345篇
政治理论   206篇
综合类   69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229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51.
Abstract

School violence has many faces and many casualties. In varying degrees it touches students, parents, educators and communities of every school world wide. At the local level, communities are seen as playing a significant role in violence prevention. Generally, community-based violence prevention approaches involve the assessment of local problems, identification of target issues, selection of a range of interventions, and the encouragement of collaboration among civic groups, the juvenile justice system, local leaders, and young people themselves. These programs are generally judged as successful if they are able to address risk factors effectively for individual youths, strengthen those factors that provide protection and enhance resiliency, provide sufficient support and effective supervision, and increase pro-social attitudes by providing youth with a sense of having an increased stake in their local communities. Although too few educators are aware of its impact, the women's community has been involved in this work for decades. In this paper I discuss the results of interviews with members of the women's community in Atlantic Canada who have developed proactive violence prevention initiatives. I will concentrate on their efforts to bring those programs into the schools and their experiences of the successes and challenges they encounter.  相似文献   
852.
社区矫正是我国司法体制改革和工作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全国各地社区矫正工作如火如荼的开展对西藏社区矫正的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然而,作为一项非监禁的刑罚执行方法,西藏地区的社区矫正工作存在一定的特殊性。目前西藏地方的社区矫正工作以适合西藏特色的方式正在推进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取得了积极的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853.
由于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的存在、城乡社区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农村社区矫正具有自身的地域性特点,在城市社区矫正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第三部门"在大多数农村地区未得到很好发展。通过对安徽省杜集乡社区矫正情况的实证分析,探讨"农村第三部门"缺失语境下我国农村社区矫正模式,以提出可操作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54.
多方合作与共赢:提高农村社区公共品供给能力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我国农村社区公共品供给主体、范围和特点进行了讨论,分析了目前农村社区公共品供给状况、问题及原因。本文认为,增加农村社区公共品供给,仅靠政府财政供给,或者完全由农民承担,都是不现实的;需要各方通力合作,提高供给能力,达到共赢的目的。为此,需要明确政府对农村社区公共品供给职责,完善合作供给机制,大力发展农村社区非营利组织,培养志愿者精神,建立健全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855.
社区服务作为现代社区工作的核心内容,是最重要、最基础的社区工作任务和目标之一。本文以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Q社区的社区服务发展模式为分析案例,论述我国社区服务经历十几年发展后面临的现实状况,提出如何协调社区服务和政府关系,实现专业化、产业化发展道路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56.
普遍义务的出现以"二战"后人权国际化和普遍化为背景,是绝对的义务,在国际义务中居于较高层次。普遍义务多为禁止性的义务,以人类社会基本价值和国际社会共同利益作为其承担义务的法理基础。普遍义务反映了国际法价值论的变化。普遍义务应促使我们对国际法体系结构和国际法效力的根据再审视,并重塑国际法中自然法的应有地位,同时也应防止对普遍义务的滥用。  相似文献   
857.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存在诸多容易诱发青少年犯罪的不良因素,青少年犯罪的形势依然严峻。作为新兴制造业城市的代表,东莞独特的经济结构和人口构成使其青少年犯罪在数量、主体、类型等方面具有明显特征。"东莞式"青少年犯罪既有着青少年自身原因,也有着家庭与学校教育缺位以及不良文化冲击的影响,更有着产业结构形成的外来人口盲目涌入而造成的城市不适应性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858.
社区矫正工作作为一种顺应刑罚发展历史潮流的刑罚执行方式,在惩罚和改造罪犯,预防和减少犯罪,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至今没有专门的立法。笔者从社区矫正立法的必要性和立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及立法的实现途径、步骤三个方面作了简要论述,旨在对我国的社区矫正立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59.
社区矫正(Community Correction)作为当今世界各国刑罚执行理论和实践中发展最快的领域,已然成为刑罚执行由监禁走向开放的主要标志,其深刻的影响甚至颠覆了传统的行刑理念.顺应刑罚轻缓化、非刑化、社会化、人道化这一趋势,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标志着社区矫正实践在我国的正式启动.制度的良性运转有赖于理论层面的深度检视,有必要从社区矫正在刑罚制度演进中的逻辑定位介入,对其在实践层面有待改善的若干基本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60.
2003年开始试点的社区矫正工作是我国刑罚执行方式的重要改革,它反映了我国对犯罪及其刑罚的认识,符合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变化和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体现。作为新的刑罚执行方式,社区矫正应当改变单一追求控制和惩罚的观念,以为社区服刑人员服务,帮助他们重返社会,成为守法公民,不再重新犯罪,过普通公民正常完全的社会生活为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