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4篇
  免费   24篇
各国政治   14篇
工人农民   14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244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54篇
政治理论   50篇
综合类   17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71.
陈锐 《北方法学》2015,(3):99-111
约翰·奥斯丁是现代西方法理学中的重要人物,分析法学的创始人,以提出"法律命令说"而著名,他的法哲学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批判,这些批判主要来自于两大阵营:一是形形色色的自然法学家;另一是一些后起的法律实证主义者。这些批判影响巨大,以致遮蔽了奥斯丁法哲学的本来面目。其实,"法律命令说"并非奥斯丁法哲学的核心与标志,纵使人们批驳倒了"法律命令说",对奥斯丁的法哲学整体来说损害也并不大。奥斯丁的代表性思想是:倡导对法律进行分析性研究,主张建构起一般法理学与法律教义学,最终使法学成为一门科学。在众多的批判之下,奥斯丁的上述代表性思想不仅没有失去生命力,反而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以致在现代西方法理学中,奥斯丁仍然是一个人们无法绕过的思想家。  相似文献   
572.
论人格物与一般人格权的内在契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格物是一种新型物质形态,因其凸显人格利益而明显区别于普通之物,司法解释和实践已为人格物的确立及规则完善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并确立了透过物之形态实现人格利益的特殊保护机制。但人格物所蕴含的人格利益并不为法定化的具体人格权所包容,经检视与探寻,若能在未来中国民法典中确立一般人格权这一开放性的人格权制度,则人格物救济的请求权基础当从一般人格权条款中得到合理支持,以补充传统民法理论于此规范之不足。相应地,人格物理论与制度体系的建构将为一般人格权的发展提供新的素材并促进一般人格权制度的现代发展。  相似文献   
573.
一般人格理论引入民法学,是在法律对人格权保护严重不周的情况下,出于填补法律漏洞之需的无奈之举,带有临时性和应急性。一般人格理论具有无法克服的缺陷,我国不存在适用一般人格理论的法律环境。一般人格无论是"权"还是"益",人格权法均不应规定,法学理论也没有再保留一般人格概念的必要。在侵权责任法和人格权法进行专门立法背景下,真正在理论上具有意义的是从归类角度对人格利益展开典型性分析。  相似文献   
574.
李蕾  于飞 《行政与法》2014,(12):104-109
监狱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镜子,它既是文明产生的标志,也反映着社会最丑陋的现象。长期以来,监狱承载着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的政策目的,但不断上升的犯罪率和监狱的人满为患促使社会开始反思:监狱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落实刑事政策目的;监狱面临的现实困境;如何面对、认识和运用监禁刑等等。本文在对监狱所遭受质疑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对监狱的传统政策目的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575.
胡东海 《法律科学》2011,(4):121-127
民法教义学中,合同履行请求权至少应包括合同生效要件。其中,合同的特别生效要件由原告承担证明责任,学说及实践中已无异议;合同的"一般生效要件",并无"符合"与否的问题,而只有"违反"如何的问题。私法自治原则要求,证明责任分配在参与民法外部体系的构建时,将合同效力要件规定为"效力阻却要件",交由被告承担证明责任,所以,应对《证据规定》第5条规定之"生效要件"作目的性限缩。此种以证明责任为解释目标的进路,表明证明责任分配也是法规范之关联脉络的一种,解释论亦应以证明责任分配为解释目标。  相似文献   
576.
明确交强险的立法目的和性质,严格限制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范围,将精神损害抚慰金纳入交强险中优先赔偿,既符合法律的规定,也是当事人合同意思自治的结果,既体现了民事赔偿的公平、公正原则,兼顾了保险人与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更保护了受害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577.
The question of ‘who gets what?’ is one of the most interesting issues in coalition politics. Research on portfolio allocation has thus far produced some clear‐cut empirical findings: coalition parties receive ministerial posts in close proportion to the number of parliamentary seats they win. This article poses two simple questions: Why did the Conservatives and Liberal Democrats agree to form a coalition government and, secondly, did the process of portfolio allocation in the United Kingdom in 2010 reflect standard patterns of cabinet composition in modern democracies? In order to answer these questions, a content analysis of election manifestos is applied in this article in order to estimate the policy positions of the parties represented in the House of Comm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a coalition between the Tories and Lib Dems was indeed the optimal solution in the British coalition game in 2010. When applying the portfolio allocation model, it turns out that the Conservatives fulfilled the criteria of a ‘strong party’, implying that the Tories occupied the key position in the coalition game. On account of this pivotal role, they were ultimately able to capture the most important ministries in the new coalition government.  相似文献   
578.
在向海盗支付大笔赎金后,被海盗劫持的船舶、货物和船员通常会得到释放。支付赎金似乎成为当前解决海盗劫持最不得已却最有效的手段。因此,有关海盗赎金的法律性质也就日渐成为国际社会,特别是船东、货主和保险人关注的焦点。作为一个航运法律强国,英国显然在认定海盗行为和海盗赎金的法律性质上走在了海运国家的前列。因此,了解英国保险法下对海盗行为及海盗赎金的认定对于中国航运法律与实务大有裨益。根据英国上诉法院在2011年初对the“Masefield v.Amlin”案的二审判决,对包括海盗赎金的合法性和公共政策,在海盗劫持下的财产是否构成全损,以及是否可以将海盗赎金认定为共同海损抑或是施救费用等问题加以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