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5篇
  免费   51篇
各国政治   19篇
工人农民   49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篇
法律   529篇
中国共产党   85篇
中国政治   226篇
政治理论   113篇
综合类   57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55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6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之包庇行为只能是出自故意 ,而纵容行为则可出自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本罪并不以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明确认识到对象是黑社会性质的组织、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违法犯罪活动为不可缺少的条件。只要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是包庇、纵容犯罪的人 (包括犯罪组织及成员 )的违法犯罪活动 ,便构成本罪故意所必需的认识因素。  相似文献   
82.
“道”是老子思想的基础。他认为 ,“道”是世界的本体 ;“道”指规律性 ;“道”的基本属性是“自然无为”。“无为而治”是老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老子强调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精辟之处在于他将有为与无为 ,成与败 ,得与失等辩证地统一起来 ,成为改造世界借鉴的方法论。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对政府职能的转变与定位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83.
“三个代表”和“三个有利于”是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两大理论框架;“三个有利于”发展为“三个代表”是一般和个别哲学原理辩证运动的必然结果;“三个有利于”与“三个代表”是不同时期党内认识最新成就的结晶。  相似文献   
84.
China's socioeconomic crisis before 1978 and its success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can be viewed as a zigzag process of politicization and depoliticization of the economic state. By summarizing the Chinese experience, this article shows the importance of a specific pattern of general public policy (GPP) in determining the nature of a policy system. China's economic and serialized reforms since 1978 are reviewed in order to illumin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direction of the nation. The changes have undermined the economic state by creating a trend of de-economicization in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f economic reform and social change are to continue smoothly, another transfer of state emphasis to more balanced development is required.  相似文献   
85.
刘源 《思想战线》2006,32(6):76-81
陕西朱鹮国家级保护区的调查与分析表明,保护优先原则绝对化与片面化的贯彻,不仅抑制了社区和当地人的发展,而且也降低了以此为基础的保护绩效。当地社区所采用的“参与式发展”模式,存在着体制和立法等与中国广大农村现实不能完全适应的问题。这些困境都有待于关注“本土化”的人类学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6.
犯罪心理学研究中运用量化方法引起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量化与统计分析是一项重要的研究方法,在犯罪心理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同时也存在着使用的局限性。犯罪人有很强的心理掩饰性,对包括犯罪人在内的人的心理的测量实际上是一种间接测量,测得的数据是心理学家标定的数据,兼有客观性与主观性。量化研究如果不与科学思维相结合,有可能得出浅薄平庸甚至错误的结论。心理学研究应当以“人性”为基点,多种方法综合运用,实现量化方法与非量化方法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87.
互联网因其突出的、令传统传媒望其项背的优势,已经成为普法宣传的新载体。新世纪新阶段,普法宣传工作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机遇,以及由此带来的新挑战。青少年人群法律意识淡薄,青少年犯罪事件有增无减,利用互联网络加强和扩大对青少年的普法教育,在新时期即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8.
如何按照先进性建设的要求,不断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锻炼,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新时期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锻炼,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围绕改造世界观加强党性锻炼;按照先进性建设要求,构建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党性锻炼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89.
论探望权     
2001年新修订的《婚姻法》第38条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可以说,探望权的明确规定,是我国婚姻家庭立法的一大进步,它一方面为父母亲权的行使提供了法律保障;另一方面也更有利于父母离异的未成年子女健康成长。然而,我国《婚姻法》对探望权的规定仍然过于笼统,许多问题还需进一步的澄清和完善。  相似文献   
90.
近代中国警察教育的发展与近代中国整个警察事业的发展同步。近代中国警察教育在近五十年的历程中,由散漫渐趋统一,由幼稚渐近成熟,反映了近代警政及警察教育发展的普遍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