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1篇
  免费   30篇
各国政治   14篇
工人农民   18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312篇
中国共产党   17篇
中国政治   77篇
政治理论   53篇
综合类   2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鉴于《合同法》第113 条所确立的合理预见规则的适用在相当程度上有赖于法官、仲裁员的自由裁量,本文在探寻该规则追求意旨的基础上,分析了它的适用条件以及适用时应该考虑的要素;并在考察、比较不同国家相关立法、司法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在适用该规则时,对应否预见的判断应采用如下标准:区分通常情况和特殊情况,以通常情况为一般标准,以事先声明为特例,同时尊重既有司法惯例。  相似文献   
62.
现阶段政协大会以界别小组会的形式讨论“一府两院”工作报告,由于议题不集中、固定按照界别小组讨论、委员讨论协商不够充分,往往使政协大会讨论“一府两院”工作报告流于形式.从经验和实际情况看,如果以专题协商会形式来讨论协商“一府两院”工作报告,会议质量会得到显著提高,不仅有利于充分体现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制度的精神实质,有利于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也有利于引导政协各界别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更加有序和充分地参与民主协商,从而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特点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63.
罗卫平 《时代法学》2004,2(5):60-64
本文以人格利益的全面保护和一体保护为基础 ,分析了一般人格权的必要性和应具备的特征 ,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我国未来民法典应该选择的人格利益保护模式。  相似文献   
64.
本文针对近年来多发的“雇凶杀人”案件,结合具体个案,探讨追究雇凶者和行凶者的刑事责任的理论基础。在共同犯罪理论的指导下,重点研究共同犯罪的构成条件,共同犯罪的分类以及现行刑法理论中论及较少的概括故意教唆理论。  相似文献   
65.
也论减价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志利 《时代法学》2010,8(6):59-64
减价是当事人一项选择性的救济权利,并且减价同时应该被理解为包括涨价在内。减价制度的意义在于维持合同的风险均衡,持续当事人的风险分配格局,激励或促进效率的履行和资源的效率配置。为此减价计算中的比例关系应是:履行时履行地不符合约定的履行与符合约定的履行的市场价格之比。减价的构成条件就是履行不符合约定且买方接受,实质就是买方接受了不符合约定的履行,所以此制度一般性地适用于各种违约救济,不限于特定类型的合同。由于存在减价与终止合同或主张赔偿的选择,减价出现的几率并不高。另外,减价不以修理、更换或重做等救济用尽为原则。  相似文献   
66.
论一般人格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尹田 《法律科学》2002,(4):11-18
以自然人的自由、安全和人的尊严为标的的一般人格权系从具体人格权抽象而来 ,表现了近代法制观念从注重财产保护发展到更为注重自然人人格利益的保护 ,表现了司法裁判为顺应时代潮流而对立法的超越和突破。一般人格权为自然人人格关系的法律表现 ,其保护对象为自然人人格利益之总和 ,具有解释、创造和补充立法上明定的特别人格权的功能。一般人格权的民法价值在于对人类自由与尊严的尊重和保护 ,而法人人格纯为法律满足经济生活需要而进行的法律技术构造 ,故民法就一般人格权所作的规定 ,仅适用于自然人而不适用于法人。  相似文献   
67.
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经济犯罪的原因众说纷纭 ,各种观点归纳起来可分为主要根源论和综合根源论两大类。探究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经济犯罪的原因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犯罪本质及其产生原因的一般理论为指导 ,考虑中国的历史传统及改革开放、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 ,考虑该类犯罪自身的特殊性。该类犯罪的一般原因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存在、商品经济消极因素的作用及个体利益需求扩张 ,特殊原因是对该类犯罪打击不力及权力集中并缺乏有效监督。  相似文献   
68.
完善抵押权制度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先受偿性不是抵押权的属性,而是抵押权担保债权的效力。从有利于债权人的立场出发,可以承认抵押权的不可分性,但应当设有例外。抵押权的物上代位,可以不采取法定债权质的法律构成。抵押权的效力原则上及于抵押物的附合物、从权利,对从物则宜区分情形。在采取抵押权次序升进原则的情况下,应当承认所有人抵押。  相似文献   
69.
法定抵押权制度源于古罗马法,在近现代民法法典化的过程中,由于社会背景和知识谱系的差异,分化为以德国、日本和瑞士为代表的三种立法体例。文章围绕法定抵押权的基础及类型化、公示方法的设计和优先次序的安排等问题,分析和比较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立法,系统地阐释了法定抵押权制度的相关理论,试探性地提出了构建我国法定抵押权制度的若干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70.
按照我国刑法犯罪的构成理论,犯罪对象属于选择性构成要件要素,有的犯罪有犯罪对象,有的犯罪没有犯罪对象。哲学原理告诉我们,行为必然有对象,犯罪行为是行为的一种,又怎能没有对象呢?那么犯罪对象遗失在了什么地方,因何遗失了呢?一方面是由于混淆了犯罪对象的定义与性质之间的区别,另一方面是由于部份犯罪中的犯罪客体在功能上与犯罪对象重叠。刑法学上应该区分一般犯罪对象与特殊犯罪对象。一般犯罪对象是所有犯罪都具备的对象,特殊犯罪对象是选择性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