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4篇
  免费   49篇
各国政治   32篇
工人农民   28篇
世界政治   19篇
外交国际关系   49篇
法律   225篇
中国共产党   82篇
中国政治   196篇
政治理论   175篇
综合类   3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很多学者认为,将政府环境职权合理分配,就能保护好我们的环境.其实恰恰相反,义务不明则责任不清,我国很多环境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正是政府环境义务的不明确而导致政府监管不到位,具体表现就是在我国环境法律法规中,政府法律责任的规定只有寥寥三两句.因此,只有在给予政府权力的同时明确义务,才能真正使其成为我们健康环境的守护者.  相似文献   
972.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我国刑事犯罪实际状况表明,流动人口犯罪是当前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公安机关一要转变角色,发动社会力量,群防群治,二要针对犯罪热点,治理诱发犯罪的物理空间。  相似文献   
973.
以西方行政与管理理论的研究成果来分析,当前我国腐败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人性缺陷与社会转型期的局限而非反腐败力度不足;主要性质是一般规律性现象而非特殊的偶然现象,即主要是我国的行政环境而非制度供给不足的结果。因此,反腐败的主要指向是腐败行为而非腐败现象,主要原则是与改革、发展、稳定、转型相协调而非相对立。  相似文献   
974.
范围 《政法论丛》2012,(4):79-86
工作环境权是在多重因素影响下形成的新型权利,其与传统的职业安全卫生权利之间既有密切联系,又有区别。工作环境权的权利人应为劳动者,义务人主要是国家和雇主,其内容可根据不同的标准予以体系化区分,学界则对其权利内容的界定存有广狭义之分。但比较而言,从狭义上将工作环境权界定为以“职工参与”为核心的集体性和程序性权利更妥。  相似文献   
975.
龙玉其 《桂海论丛》2011,27(2):71-75
从当前中国面临的经济环境来看,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消除,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不可阻挡,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加速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在眉睫,收入分配不公问题日益突出,劳工权益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发展之间还存在诸多矛盾。社会保障的发展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建立社会保障财政投入的长效机制,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设计的同时尽快实现覆盖全民的目标,加强社会保障的管理与服务能力建设,注重社会保障的国际化发展。  相似文献   
97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倡导"义利共生",谋求"文理并存",推崇"法德并驱"。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环境,要从文化理想、文化制度、文化方式等方面出发,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个人本位的伦理文化模式。  相似文献   
977.
法律的人性预设的基本要求一是必须注意区分法律的人性预设与伦理道德的人性要求,二是必须基于对现实客观的人性标准的认识。作为法律的环境法的人性预设既应区分“环境法的人性预设”和“环境伦理的人性要求”,又必须准确把握现实人的人性标准。以这样的基本要求为工具审视环境法理论界的“生态人”理论,就能看出学者们共同采用了“应然模式”,没有注意区分“环境法的人性预设”与“环境伦理的人性要求”,且普遍存在不忠实于现实人性,不符合环境法人性预设的基本要求。所以,现阶段不宜直接将“生态人”作为环境法的人性预设。  相似文献   
978.
《Critical Horizons》2013,14(2):165-176
Abstract

Nature,' can never be for us an objective reality. In one form or another, we must represent the natural world to ourselves, and these representations are both cultural and ideational. It is through them that we respond to nature: intervening by our absences or presence, by our scientific curiosity and artistic expression, by classificatory passion and economic calculus, by practical measures to harness the powers of natural forces and by prayer and magic.  相似文献   
979.
《法学杂志》2012,33(6)
船舶压载水在提高船舶安全性的同时也给海洋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甚至永久性的损害。而海洋环境的有机统一性和船舶世界航行的特点,决定了国际社会只有通过广泛的合作与协调,才能防控船舶压载水造成的海洋环境损害。本文论证了防控船舶压载水造成海洋环境损害国际合作与协调的必要性和路径选择,进一步研究了实现上述合作与协调的相应机制,为我国应对防控船舶压载水造成海洋环境损害的国际合作与协调趋势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80.
易琪  熊育辉 《时代法学》2011,9(2):97-105
跨界环境损害的通常含义是指跨过国家边界线的物理存在或溢出造成的损害。污染方责任的确定首先应该考虑直接决定污染的因素,包括预防措施及恢复原状的成本和合理反应措施的费用。前者指符合成本效益的费用,即建立和维持集体行动制度的成本。后者是在确定这样的救济时,核心问题应该是合理和谨慎的主权国家或其代理人为减轻污染造成的损害而将采取的步骤,并同时注意技术可行性、有害的负作用以及这种再生过程的兼容性或其重叠性,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这种努力超出了某一点变得多余或过于昂贵。其次需要考虑的是间接决定污染的因素,包括人身、财产与环境的损害。另外,在判断受害国的哪些损害应由加害国承担赔偿责任的问题上,需要考虑的另外一种情况是损害不是单纯由不法行为引起的,而是由并存的原因引起的。还有一个促成损害的问题需要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