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8篇
  免费   23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178篇
中国共产党   20篇
中国政治   74篇
政治理论   53篇
综合类   18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理性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国家的制度建构如何才能够体现社会的公共善?这是现代政治哲学的一个关键性问题。从卢梭、黑格尔到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史之中,显明了实现公共善制度化的几个根本要素,即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政治的民主化以及智识性条件。  相似文献   
112.
马新彦 《法学研究》2009,(3):103-118
信赖原则是私法体系中独立于诚实信用原则的基本法律原则。在诸法律原则发生冲突时,现代法总是将信赖原则作为价值最大者而优先选择,并且信赖原则在合同责任、时效取得、地役权、离婚补偿、雇主责任等多方面都有适用余地,是私法体系中居于统治地位的原则。信赖原则是伴随着自由主义的兴起,作为对自由主义的一种衡平和矫正而取得重要地位的。  相似文献   
113.
This paper examines Chinese perspectives on global governance, an area in which China has increased substantially the depth and breadth of its participation. The paper attempts to draw a mainstream perspective to inform our understanding of some key aspects of China's foreign policy. It demonstrates that while China's statist preference appeals to some Third World countries, such a preference leads the country to clash with the West over how to tackle global issues collectively, particularly over humanitarian intervention. While the Chinese perspective is in the process of evolving and far from reaching maturity, it is questionable whether the global community led by the West would find the Westphalian practice that China embraces admirable.  相似文献   
114.
"见义勇为"现象在当今社会频繁发生,见义勇为者的精神也广为人们所传颂。然而,见义勇为者维护他人利益的同时,却常常以牺牲自己的利益为代价。见义勇为者的利益应该由谁来保护,如何保护?本文从见义勇为行为的概念、法律性质以及法律适用等方面进行分析,从民法层面探究有效保护见义勇为者利益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5.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以公益慈善、志愿服务、共享经济等为代表的各种新经济社会形态蓬勃发展,在理论、政策和制度层面提出了许多新问题,亟待研究解决。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全面部署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战略中,特别提出要"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本文在对第三次分配的理论发展和主要观点进行综述和厘清的基础上,结合近十年来实践领域的新发展和新需求拓展了对第三次分配的理解,将其界定为丰裕社会的财富流向如何适应个体精神追求并达成人民美好生活的命题;随后在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相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了第三次分配的特征,并就第三次分配的研究和政策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6.
马克思的时间观对人民追求美好生活具有永恒价值。在新时代,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为美好生活的实现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重要契机。马克思的时间观在为新时代人民实现美好生活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形成了一定的挑战。物化劳动时间影响了对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认知,自由时间的异化扭曲了对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认真,虚拟时间弱化了对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认同。因此,在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过程中,应把握时间的属人本质,强化美好生活的人格世界;突显时间的价值特性,规范美好生活的应然世界;转化时间的现实意义,打开美好生活的本然世界。  相似文献   
117.
康德穿越了是与应当、认知与欲求的界限,强调人是目的的良善意志只以纯粹理性为根据,却不包含任何感性因素。结果在积极彰显不坑害人的素朴伦理常识的同时,不仅掏空了良善意志得以存在的事实性基础,而且也扭曲了其设定底线的规范性功能。最终在反讽性的自败悖论中,将这种自由意志变成了只服从必然义务,却难以从心所欲,因此也缺乏自由的抽象逻辑法则。  相似文献   
118.
《刑法修正案(七)》第十三条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设立,彰显了我国从严惩治贿赂性犯罪的立法倾向;该罪主体中的“关系密切的人”的标准与范围以及客观方面对“利用影响力”的解释,关系到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认定;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在立法上存在完善的空间,并且与受贿罪存在竞合关系。  相似文献   
119.
传统的延续:习惯在现代中国法制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多元调整性文化中,习惯是一种很重要的规范类型。在法律出现空缺的情况下,习惯就成为补充法律漏洞的重要规范依据。这并不意味着习惯就变成了法律。在没有被法律吸收之前,习惯仍然是习惯。法律赋予习惯以法律地位,使得习惯成为在没有法律的前提下,人们的一种行为规范依据和法官的裁决依据。这对包括中国在内以制定法为主要规范依据和来源的国家,具有重要的法治意义。  相似文献   
120.
管治、自治、善治三种学生社区管理理念,是分别基于问题管理、学生自我管理、合作治理三种不同情境而产生的,在管理目标、管理主体、管理方式、管理内容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各高校应该与时俱进,根据学校自身情况和学生特点转变思维视角,选择合适的理念来指导学生社区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