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8篇
  免费   23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178篇
中国共产党   20篇
中国政治   74篇
政治理论   53篇
综合类   18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1.
习惯法探析     
对于习惯法的界定虽然有所不同,但对于其价值的重要性都有认同。习惯法作为一种古老的法文化,传承至今,一直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人类历史上,法的进步,由神授法到习惯法,再到成文法,习惯法的存在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最,是成文法制订中无法割舍的既有规范。习惯法在现实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充分体现了它的深层价值。  相似文献   
512.
艾围利 《青年论坛》2008,1(2):116-119
诚信原则不仅应该用来指导物权关系,而且在物权法的几项具体制度中也确实体现了诚信原则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13.
政府诚信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政府是服务型政府,担负着为社会提供秩序、安全与自由的重任。社会成员对于政府的依赖正逐步增强。在此背景下,政府是否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从事管理活动,能否为社会成员提供稳定的生活预期,便成为行政法学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文章对政府诚信的含义、引入公法的理由、建立的基础、意义及具体作用领域等问题进行了勾勒,对现代政府所遵循的诚信原则做出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514.
关于“古代中国有无民法”问题的再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俞江 《现代法学》2001,23(6):35-45
从 2 0世纪初至今 ,学界对中国古代有无民法的问题一直争论不休。对该问题的两种相反立论反映了近代以来对中国法律现代化进程的两种不同理解。本文首先对其争论过程略加回顾并予评述 ,同时指出讨论的合理性和真诚态度是不容置疑的。但由于分析方法、概念运用等方面存在错位 ,讨论双方越来越远离讨论的初衷。为了使讨论获得更广阔的空间 ,问题本身需要得到更精确地限定。  相似文献   
515.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通过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四有新人以提高民族的自主创新能力,是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16.
孙莉 《中国发展》2006,(2):65-69
“允诺禁反言”是英美合同法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它于19世纪末形成,在20世纪得到充分发展。知识产权领域的禁止反悔原则虽脱胎于允诺禁反言规则,但是它们在允诺的形式、意思表示、主观要件和适用范围上仍有许多不同之处。这两个原则因倡导公平正义和注重法律与现实的联系,对我国合同法和专利法的完善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17.
善意取得是适应商品交换需要而产生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该制度的出现对于保护交易安全、促进财产流转、维护社会正常的经济秩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善意取得制度适用于动产是世界许多国家民法传统的规定,也被学术界所公认。我国未来的《物权法》应当明确不动产善意取得的范围,不动产的善意取得也应受到物权法的保护。  相似文献   
518.
眭鸿明 《河北法学》2005,23(11):87-95
民国初年国家的立法机关能自觉认同民商事习惯的法律价值,审判机关则时常援用民商事习惯进行司法活动;北洋政府司法部曾根据审判官员的呈请,组织多方面力量对民商事习惯进行过广泛的调查;民初还形成了关注民情风俗的社会风尚。民国初年遵从民商事习惯的史实,实则是我国法制现代化初期“关注社会生活”的理性表达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519.
现代行政法治要求政府实现服务型政府的塑造,充分达到善治的功能。国务院制定的《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条例》凸现了在特殊情况下服务型政府应具有的现代行政法治的善治功能,及其能动积极、以人为本、面向未来等新的治理功能。  相似文献   
520.
当事人在诉讼中主张适用习惯规则是民间习惯进入司法的前提条件。在司法中,只有被证实的习惯才具有司法适用性,才能作为法官的判决依据。习惯的证明义务应当由提出主张的当事人承担,对方当事人以及法官不负证明义务。在现有的证明方式中,当事人的举证只能依靠民间权威或者专家学者的证人证言,以及某些民间习惯方面的权威性研究成果和调查报告。对众所周知的习惯,当事人可以有条件的免除证明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