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32篇 |
免费 | 71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181篇 |
工人农民 | 69篇 |
世界政治 | 266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253篇 |
法律 | 557篇 |
中国共产党 | 186篇 |
中国政治 | 309篇 |
政治理论 | 827篇 |
综合类 | 65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篇 |
2024年 | 36篇 |
2023年 | 51篇 |
2022年 | 82篇 |
2021年 | 155篇 |
2020年 | 264篇 |
2019年 | 129篇 |
2018年 | 113篇 |
2017年 | 114篇 |
2016年 | 125篇 |
2015年 | 132篇 |
2014年 | 222篇 |
2013年 | 436篇 |
2012年 | 204篇 |
2011年 | 147篇 |
2010年 | 128篇 |
2009年 | 125篇 |
2008年 | 131篇 |
2007年 | 115篇 |
2006年 | 110篇 |
2005年 | 123篇 |
2004年 | 105篇 |
2003年 | 90篇 |
2002年 | 77篇 |
2001年 | 51篇 |
2000年 | 24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李军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2,4(2):43-46
中国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已经出现了贫富差距问题,且呈扩大趋势。目前,贫富差距表现出扩大化、阶层化、群体化、两极化、政治化的特点。贫富差距的扩大对经济发展、社会秩序、社会稳定构成了极大危害,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贫富差距扩大不是改革的结果,而是改革不到位的结果。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推进社会现代化进程,是解决贫富差距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2.
Frank Biermann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Agreements: Politics, Law and Economics》2002,2(4):297-315
The debate on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upgrading the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to a 'world environment organisation' (WEO) has gained momentum in both academe and politics. This article contends that a WEO would further the interests especially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because it would provide them, first, a high-level forum to unite their individual bargaining power against the major industrialised countries. Second, a WEO would assist Southern efforts to garner international support for environmental programmes in regions and sectors that are increasingly bypassed by economic globalisation. Third, a WEO would create a locus to politically institutionalise the influence of non-governmental lobbyists in a way that increases the balance of opinions and perspectives. The article then addresses special challenges and caveat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the upcoming negotiation process, in particular whether an upgraded UNEP would address only 'global' issues, thus absolving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from assisting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mitigating the more pressing local environmental issues in the South; whether the new body would have powerful sanctioning mechanisms, which might disproportionally affect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what decision-making procedures the new body would have. 相似文献
23.
李大钊早期政治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与民国初年中国政治的演变密切联系的。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确立了共和体制,是中国代议制政治的开端,为中国政党政治的推行创造了条件。在此前提下,李大钊就民国的政治建设走上政治现代化的轨道、发展和完善代议制政治、实现真正的政党政治、推进政治民主化等一系列问题作了深刻的思考,从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早期民主政治思想。 相似文献
24.
刘赟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0,12(6):36-41
在经历了"股东利益最大化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激烈争论之后,出现了"改良的利益相关者理论"。该理论将股东利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以及公司价值统合在一个综合的价值评价体系之下,应该成为现代公司社会责任制度实施的理论基础,并指导公司治理实践。公司社会责任的实现不仅需要法律、舆论监督等外部手段的促进,更需要公司治理结构的配合。在"改良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出现之后,各国公司治理结构受到一定的影响,但并没有脱离原来的制度依赖。本文认为,在公司治理层面,社会责任理念的灌注及实现只能选择局部的功能性调整作为路径。 相似文献
25.
围绕哥本哈根国际法进程而展开的碳政治博弈,因《哥本哈根协议》的无约束力而造成零和博弈的结果,也使未来国际法进程面临"双轨"抑或"三轨"并进的机制选择,同时,气候变化的国际法治理仍将针对"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适用而展开,国际社会如能经由"人类共同关切事项"明确"共同责任"的内涵,通过实质性公平原则而认同"区别责任"的要旨,推动《哥本哈根协议》的落实和发展,将在"霸权缺失"下的"碳政治"博弈中,以"软法"特有的张力和灵活性,维护"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国际法地位,并弥合各方分歧,促进"为今世后代保护全球气候"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6.
基金会治理的法律道路——《基金会管理条例》为何遭遇“零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选择财产权构造、绩效观察度、资源依赖度和公共关联度来建立基金会治理机制的分析框架,并就相关要素如何影响法律规范的配置进行了研究。对全国性基金会年报资料的研究表明,中国基金会与政府的"非对称依赖关系"正在被打破,政府同时是社会慈善市场的推动者、监管者和垄断者,由此需要导入司法审查,建立多中心主义的法律治理模式。首先,未来的中国民法典需要借助"转介条款"实现公法规范与私法规范的对接;其次,强制性和禁止性规范的配置要以保护公众知情权为中心;最后,配置诱致性规范以激励基金会主动接受外部监督。 相似文献
27.
论公司治理中的职工参与制——以经济民主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法领域的热点话题,国内法学家、经济学家对其论述颇多,其中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的问题在近年来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我国应以经济民主的视角,参考西方国家公司公司治理中贯彻经济民主的实践,构建中国本土特色的职工参与公司治理制度,完善我国立法,鼓励并保障公司职工积极参与公司治理。 相似文献
28.
我国公司治理模式的选择——以股东中心主义为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实践中的英美公司治理模式和德日公司治理模式进行详尽的对比,指出它们的理论基础分别是股东中心主义和利益相关者利益平衡主义,有其各自的经济、文化背景;对照我国新兴加转型的社会现实,主张我国公司治理应以股东中心主义为理论基础,并以此对新公司法的创新与不足进行评议。 相似文献
29.
主流理论多从人性角度证成权力制约的正当性和必要性。此一研究路径存在着一些无法克服的缺陷,应当从权力的有效治理的角度来重视认识权力制约的正当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30.
网络传媒下公共治理的危机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公共治理日益显现在大众的视域内。网络传媒的任意性、霸权性和非理性会导致公共治理失序、失范和失真,对我国政府形象和执政理念形成强烈的冲击。在此背景下,我们要不断加强网络传媒与公共治理者的互动和交流,建立政府公共服务网,规范和引导网络话语,以期更好地化解网络传媒力量日益强大背景下我国公共治理的危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