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7篇
  免费   224篇
各国政治   170篇
工人农民   66篇
世界政治   23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9篇
法律   549篇
中国共产党   186篇
中国政治   306篇
政治理论   797篇
综合类   65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154篇
  2020年   246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214篇
  2013年   433篇
  2012年   198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01.
Abstract

Education policy is a highly interesting fiel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governance, given the substantial changes that have been made throughout the world to the governance of such policy over the last 30 years or so. Western governments in particular have made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governance arrangements of their education policy in order to achieve two fundamental goals: increased efficiency and greater accountability. In this process, the role of governments has changed but not diminished. This paper explores such developments by comparing the trajectories of governance reforms in three federal countries (Australia, Canada and Germany). What emerges is that the role of governments is key to all governance mixes modelled by the reform processes in the three analysed countries, and that there is greater “national” coordination than before, but als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strategies adopted and in the content of reform, due to the differing nature of such countries’ federal dynamics.  相似文献   
302.
European regulatory networks (ERNs) play a central role in the formulation, deliber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EU policies and have, thus, become objects of investigation in a fast‐growing scholarly literature. We identify two shortcomings – one conceptual, one theoretical – in the literature on ERNs: First, we argue that the principal–agent approach, which is conventionally used to conceptualize ERNs, overlooks and even misrepresents central features of ERNs. By introducing and applying the “orchestration” framework to ERNs we demonstrate that it better captures the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of ERNs. Secondly, explanations for the choice and design of ERNs have treated functional and power‐based accounts as mutually exclusive. We argue instead that explanatory leverage can be gained by combining these two accounts by specifying their respective domains of application. While functional accounts enable us to illuminate why and under what circumstances ERNs are created in the first place (rather than EU agencies or delegation to the Commission), political accounts help us to shed light on variation in the design of ERNs (i.e. why actors opt for rather close or loose network structures). We illustrate the explanatory value‐added of such an approach through two brief case studies on EU telecommunications and competition policies.  相似文献   
303.
从权力的角度看,腐败是权力的异化。公共治理具有多元化、网络化、互动性的特征,为建构预防腐败体系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权力、制度、法律和伦理是权力运行过程中对腐败的产生与治理都有着重要影响的四个维度。其中权力与法律侧重于内外互动,制度与伦理侧重于内部整合。四者融汇交织,形成网络式互动,产生对权力运行过程的修正作用。以此建构一套预防腐败体系,是克服传统反腐模式重惩治轻预防、重政治动员轻制度建设等弊端的有力举措。  相似文献   
304.
新时期中国的现代化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表现出相当严重的发展失衡状态,城乡发展失衡尤为突出,农村长期被边缘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矫正中国现代化发展严重不平衡状态的重大战略举措;是促使我国现代化在新阶段实现协调、平衡发展,逐步走向成熟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价值诉求的体现。在现阶段,国家的大力帮助和扶持是新农村建设的必要前提;以技术化为核心的农业现代化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着力点;调整城市化战略是新农村建设有效推进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305.
中国的基层执法深受政治体制和社会生态的影响和塑造,"治理空间"可以同时容纳这两种因素,是理解中国基层执法的新视角。乡村治理空间为基层执法提供具体场景,其"拥挤社会"特性和"权力分散"特性,严重制约着基层执法能力。空间区域化机制通过建立综合治理(执法)体系,实现了执法机构的统合和区域化;通过将村级组织、村干部、网格员等纳入执法体系,实现了执法空间的分界和局部化;通过对时间和资源进行情境化配置,实现了时空分区。区域化机制重构着乡村治理空间,回应了基层执法权薄弱和执法能力不足的问题,通过再造基层执法,提高了基层执法效度。  相似文献   
306.
城市社区治理是我国社会基层治理重要组成部分。基层治理现代化和法治化离不开硬法与软法合力的作用。我国软法理论与实践起步较晚,软法在基层治理中独特作用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和释放。充分认识软法的内涵、特征及相关理论基础,重新评估软法在基层自治中的特殊作用即完善社区治理法律体系、弥补社区治理硬法不足、有效保障社区自治实现。针对我国目前城市社区治理软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健全软法规范体系、协调软法与硬法关系、强化软法实施保障机制等建议,从而充分发挥软法在城市社区治理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307.
杨力 《政法论丛》2020,(2):139-148
作为现代城市治理的题中应有之义,商业合规变得日益重要。除了外在讨论商业合规的传统视角,从公司内部视角讨论"在什么条件下"商业合规更容易、更可能实现的内在驱动机制,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两个研究小组围绕商业合规进行了全面分析,同时结合国内外商业合规研究的最新动向,探讨了如何建立商业合规的"高效认知界面",提出了一种公司更愿意合规的认知行为界面偏好的方法,改变以往强调商业合规的"硬干预"、"强干预"的窠臼,走向更为符合商业合规选择偏好的"软干预"、"弱干预"的范式。在此基础上,寻找到让赢利与合规目标之间达成最大公约数的具体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308.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程序化建设伴随着现代化发展取得了初步的成绩,认识上逐渐清晰和深入:解放思想运动突破了封闭的程式观后,初级阶段论导向了循序渐进的改革发展道路;革命斗争哲学转向程序执政哲学,是程序化建设和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的重要哲学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出了依法治国的要求,为程序化建设提供了经济和法制保障。科学发展观将程序化建设推向深入,在和谐社会构建和改革攻坚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09.
20世纪70年代后,广大发展中国家相继进行了分权化改革运动,并逐步形成了一种分权化治理模式。本文在分析发展中国家推进分权化改革的动因和方略的基础上,梳理了分权化治理的概念框架及目标,最后对发展中国家在治理模式创新的际遇中发展和完善问题进行了评价和分析。  相似文献   
310.
随着社会变革的加速,乡土社会步入了高风险阶段。面对自然或人为引起的乡村重大事件,作为掌舵人的农村基层干部,其应对成效如何、受制于哪些因素,相关问题需要做深入探讨。实证研究表明,在处置乡村重大事件过程中,基层干部个人的价值取向、能力禀赋乃至个性特征直接影响着应对成效;同时,乡土环境、制度环境对基层干部的应对成效也有着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