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6篇
  免费   101篇
各国政治   158篇
工人农民   69篇
世界政治   43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1篇
法律   829篇
中国共产党   268篇
中国政治   505篇
政治理论   672篇
综合类   108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74篇
  2013年   515篇
  2012年   283篇
  2011年   288篇
  2010年   214篇
  2009年   205篇
  2008年   292篇
  2007年   265篇
  2006年   254篇
  2005年   234篇
  2004年   242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71.
The nature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and engagement in public life in Thailand has changed dramatically over the last decade.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explaining the changing pictures of political engagement – political interest, knowledge, and efficacy – among rural and urban Thai citizens since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election in 2001. The major attempt made in this article also to explain how these changes affect patterns of political activism (i.e. in voting, political contacting, and protesting activities), particularly between the rural and urban Thai voters. Relying on three latest survey data taken from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Electoral Systems, the article suggests that the factors facilitating greater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re relatively different between rural and urban residents, and such differences cannot simply be explained as a result of a deeper engagement in the patron–client relationship of the rural than of the urban. Indeed, those differentiations depend on several factors and vary according to different kinds of political activity.  相似文献   
772.
Much recent research on coalitions and policy-making in parliamentary democracies requires high-quality data on the strength of legislative institutions. In this article, I introduce a new index of committee policing strength which improves on existing measures in important ways. I specify key index parameters using a binary rooted tree model and engage human coders to score formal rules. I obtain a novel time series of committee policing strength in 17 western and eastern European democracies since 1945. I validate the new estimates through convergent validation and discuss ways in which the new index contributes to future work.  相似文献   
773.
改革政府系统副职现状,是政府机构改革的有机部分,是政府组织、法治化、科学化的基本要求。加快政府组织法治化进程,完善政府组织法的框架和内容,在政府职能转变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大部制"改革,提升部门地位和权能,实现政府系统副职职能转型和规模控制,对于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和实现政府组织体系科学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74.
国家干预经济中政府失灵的人性解读及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政府失灵及其缘由的追寻和考究,是经济法学人长期以来的不懈追求,也获得了诸多真知灼见。然而,鲜有人注意到,人性中的"强"、"群"、"乐"等因素,才是政府失灵更为深刻的原因,从干预者人性的角度对政府失灵进行解读,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可靠的认识论基础,也可为经济法克服政府失灵提供有效方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775.
知情权法律救济在我国遭遇的尴尬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然而<条例>在规定知情权法律救济途径时,由于并未充分考虑其独特的性质,故知情权如遭受侵害,在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国家赔偿等传统的救济手段中面临诸多困惑与尴尬.因此,在宪法中明确赋予公民知情权以基本权利的地位;待时机成熟提升条例的法律位阶,变条例为法律;调整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审查方式,增加屏蔽审理程序;提高公民权利观念,加强政府法治理念,畅通救济途径,才能更加有效地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相似文献   
776.
检察监督与政府权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力需要监督,否则就有可能变为暴力.这是一个政治学或者法学的常识,对于政府权力而言,也不能例外.因此,我国宪法奠定了人民检察院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地位,有权行使法律监督权.对我国检察机关的检察监督法律关系的定位,经历了一段长时问的沿革过程.从借鉴前苏联的一般监督权,到对其废除,确实有其历史和现实必然性.检察监督权存在与否及其内容和范围如何,也是与现实的要求分不开的,在我国形势已经发生重大变革,对检察机关的一般监督权进行合理调整和适用,以适应对不断膨胀的政府权力监督的要求,巳经成为必要.#  相似文献   
777.
完善社会信用体系,需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政府在市场中的宏观调控功能,以节约交易费用,提高交易效率。在我国信用体系建设中,政府职能发挥具有必要性,政府在加强信用立法、发挥示范激励作用和社会信用体系发展的整体规划等方面应该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当然,政府的职能是提供市场信用规则,而不是直接的参与。  相似文献   
778.
提升我国政府公信力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公信力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推进政治民主进程、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要提升政府公信力政府就要高效履行职责、提高政策效率、惩罚政府失范行为和公正评价政府绩效.  相似文献   
779.
论政府的信息形成权及当事人义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政府信息公开问题背后,隐藏着另外一个重要问题——政府信息的来源和收集。政府具有信息形成权,其合法性基础在于正确行政决策和信用社会建构以及政府保护私人权利和公共利益之管制权的有效运用的需要。政府具有自主形成信息的权力,也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强制性信息申报请求权、信息强制保留请求权、信息强制披露请求权、信息调查权、信息档案形成权和保持权、信息技术使用权、获得信息预算支持权以及对违法信息收集的制裁权。政府的信息形成权的运用也给相关当事人带来了负担和义务,因此在信息领域应妥当处理政府公共权力与私人权利的平衡关系及合理地运用平衡技术。  相似文献   
780.
论“服务型政府”在行政法上的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一环,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命题。“服务型政府”可以有许多不同的视点和维度。从行政法的角度来理解“服务型政府”,同样存在诸多不同的层次和阶段,其基本内涵和外延也呈现出诸多不同,不宜一概而论。在行政法上,“服务型政府”并非法的概念,而是一种价值导向理念。它不仅指导以狭义的“服务”等给付为其职能的政府,而且还指导以惩处、强制等规制为其职能的政府。它要求政府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为人民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保障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尊重和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推进法治政府的建设,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理念的最好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