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7篇
  免费   15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52篇
世界政治   15篇
外交国际关系   34篇
法律   266篇
中国共产党   44篇
中国政治   178篇
政治理论   72篇
综合类   35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71.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社会热点问题的涌现,网络群体性事件在我国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然而对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概念研究仍存在诸多不足,阻碍着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深入研究。文章在探讨网络群体性事件词语的褒贬性之后,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主体、客体、行为方式及政府的规制性方面加以考量,提出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概念是网民就具有不确定性的社会热点问题在网络环境中发表看法、交换意见、集聚思想并需要政府予以规制的事件。  相似文献   
172.
云南绥江“3.25堵路事件”是典型的水库移民类群体性事件,反映了我国水库移民普遍存在的共性矛盾。从法治视角看,私权保护不足是引发水库移民类群体性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在实体层面,未将“人”作为考量水库建设可行性的主要因素,对水库移民的补偿不足。在程序层面,公民难以参与公共决策,权利救济的路径狭窄。预防与控制水库移民类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对策是:慎行水库移民,完善移民补偿立法,建立移民程序机制,慎用强权对待权利诉求。  相似文献   
173.
话语群理论是在传统的乡村研究理论遇到一系列难题之后应运而生的,是对我国乡村研究中的长期模式,即关于乡村社会"传统—现代"的二元分割结构认知模式的突破,也是基于西方语言学方法遇到自身困惑,即语境建构出现泛滥趋势的基础之上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174.
175.
2011年3月25日发生于云南绥江的堵路事件是典型的水库移民群体性事件,其本质为利益冲突,导致该类型群体性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事前考量不周全和事后补偿透明度不够等,应当实化移民参与权、慎行非自愿移民并力争用非暴力方式解决此类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176.
群体性事件是当前影响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公安机关作为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基础力量,其处置机制的建立健全具有重要意义。因而,需要对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的理论基础加以阐释,并对我国现行的群体性事件进行动态和静态的分析,从中找出问题并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77.
群体性事件是困扰世界各国的社会难题。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的群体性事件也呈增长之势。从社会心理和政治心理层面分析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可以为找到解决群体性事件的心理学方法,加强对群体性事件参与者的心理疏导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8.
近年来群体性事件频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由于受"路径依赖"和政治因素的影响,中国学术界对群体性事件的研究还只停留在描述和对策的层面,更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文章认为,群体性事件是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的一个自然态,是一种动态的平衡。  相似文献   
179.
文章对朝阳区检察院近年来办理的"未婚妈妈"杀婴案进行了调研,在总结此类犯罪特点的基础上得出:行为人个体心理失常是犯罪发生的直接原因;社会化的失败及消极的非社会实践是推动犯罪发生的社会因素;现代性文化冲突是造成犯罪的根本原因。控制或打破犯罪形成的链条,是预防特殊群体犯罪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0.
By questionnaire, 631 police investigators reported on their interrogation beliefs and practices-the first such survey ever conducted. Overall, participants estimated that they were 77% accurate at truth and lie detection, that 81% of suspects waive Miranda rights, that the mean length of interrogation is 1.6 hours, and that they elicit self-incriminating statements from 68% of suspects, 4.78% from innocents. Overall, 81% felt that interrogations should be recorded. As for self-reported usage of various interrogation tactics, the most common were to physically isolate suspects, identify contradictions in suspects' accounts, establish rapport, confront suspects with evidence of their guilt, and appeal to self-interests. Results were discussed for their consistency with prior research, policy implications, and methodological shortcoming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