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6篇
  免费   40篇
各国政治   25篇
工人农民   124篇
世界政治   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47篇
法律   332篇
中国共产党   255篇
中国政治   426篇
政治理论   125篇
综合类   82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275篇
  2007年   410篇
  2006年   389篇
  2005年   232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丛涛 《行政与法》2006,(2):33-34
建设和谐社会伟大目标的实现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法治的和谐程度。而法治的和谐运行客观上倡导“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它是和谐法治的精神意蕴,是现代法治理念的逻辑基点。和谐法治的建构必须体恤人性,给予人的权益的最大关注。现代和谐法治的建构在现实层面不能忽视权利意识、行政权力运行、司法、人与自然关系等方面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32.
贵州的自然环境及丰富的地产资源是发展经济的优势。但是人口的增长及封闭传统文化限制了经济的发展,经济的落后又导致了人口的增长。因此,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首先必须加强人口的控制。有效地利用和保护资源环境使其得以合理的综合利用,是贵州民族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3.
张杰 《理论学刊》2006,2(4):23-26
社会的发展变化终究要以一定的社会结构体现出来。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社会结构经历了两次重大变迁,而中国共产党执政思维的转变与社会结构的变迁是一个互动的历史过程。在社会分化与社会结构重构的历史条件下,社会各阶层之间关系的状况事关中国社会的长治久安。对此,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实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质的飞跃,完成了执政思维的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34.
传统刑法与以人为本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绍先 《现代法学》2005,27(4):67-73
“以人为本”含有人道主义、人本精神、人性、人权的丰富内容。“以人为本”的说法最早出自先秦法家管仲之口,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精华,在历代刑法思想、刑法制度,以及刑法条文中都有深刻的反映和具体的体现。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35.
袁雪 《行政与法》2007,(1):91-93
法律选择理论是国际私法的核心理论,主要是以各种法律选择学说为载体,具体表现为各种法律选择方法。从十四世纪意大利巴托鲁斯创立法则区别说以来,法律选择方法一直处于不断的演变之中,体现了国际社会追求和谐的要求。本文以法律选择方法的历史演变为线索,以法律选择方法的价值追求——正义为研究视角,探讨法律选择方法的演变与构建国际和谐社会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36.
宋欣蓓 《行政与法》2006,(11):27-28
现实社会是冲突与和谐的统一体。和谐社会并不是不存在冲突,而是社会制度能够最大限度减少冲突。中国目前正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期,需要从法律制度上对各种社会冲突进行有效控制。在立法上,建立一种服务于大多数人利益整合的制度,实现对利益的分配、保障和和谐;在司法上,做到阻止非法利益、平衡合法利益、容许法外利益,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37.
The debate on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upgrading the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to a 'world environment organisation' (WEO) has gained momentum in both academe and politics. This article contends that a WEO would further the interests especially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because it would provide them, first, a high-level forum to unite their individual bargaining power against the major industrialised countries. Second, a WEO would assist Southern efforts to garner international support for environmental programmes in regions and sectors that are increasingly bypassed by economic globalisation. Third, a WEO would create a locus to politically institutionalise the influence of non-governmental lobbyists in a way that increases the balance of opinions and perspectives. The article then addresses special challenges and caveat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the upcoming negotiation process, in particular whether an upgraded UNEP would address only 'global' issues, thus absolving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from assisting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mitigating the more pressing local environmental issues in the South; whether the new body would have powerful sanctioning mechanisms, which might disproportionally affect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what decision-making procedures the new body would have.  相似文献   
38.
政府工作机制创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政府工作机制在职能配置、工作制度、工作方式等方面都与形势发展及和谐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必须从管理理念、管理职能、工作制度和工作方式等方面实现政府工作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39.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人与自然发展的冲突,是人类自身的行为造成的。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基本前提,发展循环经济是防范和解决人与自然矛盾与冲突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0.
公正: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基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和谐社会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在和谐社会的诸多价值诉求中,公正是和谐社会的首要价值和伦理基石。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首先从美德公正和制度公正这两个维度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