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篇
  免费   37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19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1篇
法律   158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中国政治   55篇
政治理论   38篇
综合类   128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关于培养高素质公安专门人才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人们的思维与行为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 ,时代对公安民警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公安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德育与素质、知识与能力、智育与情商、专才与通才的关系 ,全面贯彻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 ,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的公安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12.
信息伦理学的兴起及其内容、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伦理学是指研究信息开发、信息传播、信息的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伦理要求、伦理准则、伦理规约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新型的伦理关系的应用伦理学学科。信息伦理学尽管是一种新型的伦理学应用学科,但它的出现却并不意味着传统伦理学的断裂,而是传统伦理学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社会中的发展。在新型的信息伦理学研究中,可以吸取功利论、义务论、美德论三种不同视角各自的长处,以形成一种综合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3.
张胥 《青年论坛》2005,(2):16-18
对作为亚文化的青年文化进行高层次的提升 ,使其成为具有人文精神底蕴、现代人生存价值的新文化形态 ,有利于发挥其作为先进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应对全球化挑战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高等学校与学生关系的法律性质以及大学自治与司法审查的关系,高校管理关系包括招生管理、学籍管理、校内公共设施管理和校园秩序和安全管理所形成的关系。在中国语境下的大学自治制度框架内,应当建构以司法权为核心的学生个体权利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24例高速动车组车窗玻璃破损现场勘查资料的分析,归纳了车窗玻璃在非人为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种不同情况下玻璃破损的特点,探讨了动车车窗玻璃破损的机理,提出了勘查此类现场的要点及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6.
界定高空抛物行为,解读司法实践的二元化判决背后的法理,评析《侵权责任法》第87条的规定,限制该条文的适用范围,分析高空抛物行为责任性质,并认为一定范围内可能的行为人应当分担受害人的损害,而不应当承担连带责任。最后,在肯定现行的法律规定的同时,提出健全保险制度、完善国家责任和督促物业公司和业主建立物业补偿金制度。  相似文献   
17.
The forensic science community raised the need for improved evidence recognition, collection, and visualization analytical instrumentation for field and laboratory use. While the 3D optical techniques for imaging static objects have been extensively studied, there is still a major gap between current knowledge and collecting high‐quality footwear and tire impression evidence. Among optical means for 3D imaging, digital fringe projection (DFP) techniques reconstruct 3D shape from phase information, achieving camera‐pixel spatial resolution. This paper presents a high‐resolution 3D imaging technology using DFP techniques dedicated to footwear and tire impression capture. We developed fully automated software algorithms and a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GUI) that allow anyone without training to operate for high‐quality 3D data capture. We performed accuracy evaluations and comparisons comparing with the commercial high‐end 3D scanner and carried out qualitative tests for various impressions comparing with the current practices. Overall, our technology achieves similar levels of accuracy and resolution with a high‐end commercially available 3D scanner, while having the merits of being (1) more affordable; (2) much easier to operate; and (3) more robust. Compared with the current practice of casting, our technology demonstrates its superiority because it (1) is non‐destructive; (2) collects more evidence detail than casts, especially when an impression is fragile; (3) requires less time and money to collect each piece of evidence; and (4) results in a digital file that can easily be shared with other examiners.  相似文献   
18.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HTS) of large panels of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 provides an alternative or complimentary approach to short tandem repeats (STRs) panels for the analysis of complex DNA mixture forensic samples. For STRs, methods to estimate individual contribution concentrations compare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peak heights, peak areas, or HTS allele read counts within a mixture.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ree approaches (mean, median, and slope methods) for estimating individual DNA contributions to forensic mixtures for HTS/massively parallel sequencing (MPS) SNP panels. For SNPs, the major:minor allele ratios or counts, unique to each contributor, were compared to estimate contributor proportion within the mixture using the mean, median, and slope intercept for these alleles. The estimates for these three methods were typically within 5% of planned experimental contributions for defined mixtures.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检查在周围神经损伤鉴定中应用的价值。方法收集38例锐器伤、钝挫伤、骨折及撞击造成的单侧肢体外伤病例,应用东芝Aplio 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高频超声检查,将其特征性表现与30例正常周围神经的高频超声图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高频超声检查,确诊38例周围神经损伤中发生于颈部5例、下肢5例,上肢27例(肘部以上3例、以下24例)。损伤类型包括卡压性损伤8例、创伤性神经瘤28例、神经完全断裂2例。特征性表现为:卡压性损伤神经受压处变细,近端神经节段性增粗;创伤性神经瘤与神经干相连的梭形增粗段,增粗段神经外膜的线性强回声中断,内部回声紊乱;神经完全断裂表现为神经外膜强回声线与神经纤维低回声束完全中断,断端两侧均呈梭形瘤样改变。结论高频超声能够明确周围神经损伤类型及发生节段,可为法医学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是通过经济结构变动、调整和优化,在市场配置的基础上充分促进劳动力流动,让低效率部门劳动力充分向高效率部门流动,从而激发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劳动生产率增长。因此,理论上两部门结构性效率差异模型分析了高效率部门和低效率部门之间劳动力流动对于激发劳动者积极性、提升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使用1978-2017年城乡结构、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区域结构等年度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各自对于劳动生产率变动的影响。计量结果表明,在各种结构性变动因素影响劳动生产率的作用中,按照大小顺序依次是城市化、区域经济适度均衡并允许有条件区域加快发展、市场化和产业结构优化。因此,要通过有效促进城镇化、发达区域经济适度领先发展、市场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