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6篇
  免费   22篇
各国政治   43篇
工人农民   42篇
世界政治   2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9篇
法律   125篇
中国共产党   114篇
中国政治   185篇
政治理论   83篇
综合类   28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什么身份才具备入党资格,在党的历史上,因革命任务,不同时期党有不同的规定.考察八十多年党在不同时期关于吸收党员社会成份标准的规定,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92.
我国女子高校的历史回顾与发展趋势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重新出现的女子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日益受到人们的注意。本文回顾了我国女子高校的发展历史,并将新出现的女子高校与近代的女子高校进行了多方面的比较,并对女子高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今后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93.
龙晓燕  王文光 《思想战线》2003,29(1):103-108
中国西南民族史的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 ,但封建时代的研究是自发的 ,带有强烈的民族歧视和浓厚的政治色彩 ,缺乏客观性。 184 0年以后 ,西南民族史研究由自发转为自觉 ,深度和广度不断加强。新中国成立以后 ,开展了大规模的民族调查 ,研究机构、研究人员以及学术著作、论文不断涌现 ,西南民族史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人类进入 2 1世纪 ,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学者们只有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 ,不断地拓展研究的领域和方向 ,西南民族史的研究才能获得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294.
政治动员: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治动员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实践中 ,创造了民众政治动员的奇迹 ,激发了广大民众的政治热情。中国共产党根据党在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和主要任务 ,提出了不同的政治动员口号 ,调动了广大民众政治参与的积极性 ,为取得新民主主义的胜利奠定了强大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295.
所谓"五种‘社会形态’"说,是对马克思原著文本"社会形态"、"经济的社会形态"论述原著的误读。"读懂"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史观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对"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起源"累进的""经济的社会形态"范畴,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实际的科学研究中,才能发展中国历史学。  相似文献   
296.
周赟 《河北法学》2006,24(11):9-11
对于黑格尔法哲学这样一个异常庞杂的体系,学界一般认为其大体属于理性主义范畴.然而,正如黑格尔自己所言,欲准确把握其法哲学,就必须将其放在黑格尔逻辑学的背景中进行;在这个前提下,从辨证逻辑角度讲,当我们认识到黑格尔法哲学中的理性主义成分时实际上就意味着其中也必定含有经验主义的成分.欲全面而深入地研究黑格尔法权哲学,就必须对相关的经验主义成分予以充分地关注.  相似文献   
297.
Despite the voluminous literature on the ‘normalisation of protest’, the protest arena is seen as a bastion of left-wing mobilisation. While citizens on the left readily turn to the streets, citizens on the right only settle for it as a ‘second best option’. However, most studies are based on aggregated cross-national comparisons or only include Northwestern Europe. We contend the aggregate-level perspective hides different dynamics of protest across Europe. Based on individual-level data from the European Social Survey (2002–2016), we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deology and protest as a key component of the normalisation of protest. Using hierarchical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s, we show that while protest is becoming more common, citizens with different ideological views are not equal in their protest participation across the three European regions. Instead of a general left predominance, we find that in Ea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right-wing citizens are more likely to protest than those on the left. In Northwestern and Southern European countries, we find the reverse relationship, left-wing citizens are more likely to protest than their right-wing counterparts. Lessons drawn from the protest experience in Northwestern Europe characterised by historical mobilisation by the New Left are of limited use for explaining the ideological composition of protest in the Southern and Ea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We identify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regime access as the mechanism underlying regional patterns: citizens with ideological views that were historically in opposition are more likely to protest. In terms of contemporary regime access, we find that partisanship enhances the effect of ideology, while ideological distance from the government has a different effect in the three regions. As protest gains in importance as a form of participation, the paper contributes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regional divergence in the extent to which citizens with varying ideological views use this tool.  相似文献   
298.
杨光斌  释启鹏 《政治学研究》2020,(1):10-20,M0002
历史政治学的提出引发了中国政治学界的广泛关注。作为一种新型研究路径的历史政治学不但具有客观的分析主义特征,而且和其它政治理论的研究路径一样,还具有鲜明的功能主义特征。历史政治学首先回答了政治理论的知识来源问题,从而为建构中国自主性政治学知识体系提供了可能。基于政治学取向的政治史研究有助于避免因“文化转向”而导致的历史研究的碎片化问题,这意味着历史政治学研究既追求“真相”也关怀“真理”。历史政治学的知识功能自然有其政治实践价值,那就是为治国理政提供历史解释与现实论述,并为认识合法性政治提供一套不同于理性人假设的历时性方案。  相似文献   
299.
对“民法上人”的特点或称“色彩”的假设是民法制度展开及其正当性的基础。罗马法上的人具有多神社会中“家”的祭司和二元社会中“家”的主权者双重色彩。近代民法上的人像包括人是“主体”的世界、抽象理性人、孤立的“经济人”三重色彩,其底色——对理性和人性的乐观主义,是近代个人主义的自由主义法律制度正当性的真正基础。人在工业社会的异化摧毁了乐观理性主义。社会学的发展揭示:人与人被无可避免地连结,非物质因素、非理性因素经常分别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行为中的决定性因素。嬗变中的现代民法上人像色彩包括:被连结在社会网络中受约束的人、混合了自利和激情的有限理性人、平等性丧失的“具体”人、去神圣化的人、相互协作、相互关心的人。  相似文献   
300.
系统梳理概括了国际劳工组织百年发展中的五大贡献,研究表明,几乎每个改变社会和劳动的事件都与国际劳工组织密切相关,在关键的历史时刻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与国际劳工组织的联系源远流长。中国政府和工会、雇主组织在劳动立法、就业促进和社会保障的价值理念、体制机制等方面,吸收了国际劳工组织和国际劳工标准的有益经验和积极影响,履行了国际劳工组织成员国的义务。因此,无论是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还是致力于积极参与国际劳动治理,都需要加强对国际劳工组织和国际劳工标准的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以便不断加强我国劳动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为促进体面劳动,实现社会正义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