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8篇
  免费   56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19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35篇
法律   321篇
中国共产党   46篇
中国政治   175篇
政治理论   42篇
综合类   38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The boost to activism to which the internet has largely contributed has been underlined by financial and image issues growing from hacker attacks and the online promotion of activist groups. Emergency corporate counteractions with regard to these cyber threats have not analysed this new phenomenon. The state of the research in this area has consistently remained at the period before the development and widespread use of the internet. Cyberactivism, therefore, is a cyber phenomenon without a clear meaning or a clear definition. In order to understand cyberactivism, it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at it is much more than simply about hacking and activists' online promotion. It is a new phenomenon, growing out of activism but changing the pressure on corporations. With the internet, new dynamics of issue selection have been established and a different aggregation within groups has taken place. A new organisational set‐up among activist groups puts new pressure on corporations, which must develop new strategies concerning online rules. Cyber actions are originated by individuals triggering a spontane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y users. The pressure is no longer the result of a long aggregation into association, but of an immediate and spontaneous network of relationships. Copyright © 2003 Henry Stewart Publications  相似文献   
282.
在职公安民警的警务战术培训,应以解决现实执法问题和未来可能发生的执法问题为基本着眼点,坚持以受训公安民警为主体、以受训公安民警需要为导向,构建以受训公安民警为中心的节点式课堂教学交往模式,并在平等交往的过程中完成教学信息的传递。  相似文献   
283.
王敏 《法学论坛》2006,21(4):142-144
当前,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推进和综合国力的增强,已有相当部分的执法部门具备了制度创新的物质基础、思想意识和实践能力。国内部分监狱对罪犯改造新模式的引入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的一种尝试。为深入研究这一模式,自2004年12月,由西南政法大学从事相关学科研究的中青年骨干学者、司法实务部门和软件设计专家组成课题组,深入实地考察调研,并分别从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管理学、心理学、统计学和计算机学等研究领域,全面探讨了监狱在法律框架下引入ISO9001-2000质量管理标准认证体系与信息技术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系统考察了这一模式的法理基础、设计思想和运行原理,具体研究它在运用现代管理方法体系上的特点,网上办公系统、信息管理和安全方面的技术运用程度,进而对这一模式的运用前景和推广价值做出了预测。希望该组稿件所做的研究能对我国监狱管理体制改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84.
我国刑事法官庭审指挥权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蔡杰  冯亚景 《法学研究》2006,28(6):113-124
近年来我国的刑事审判方式改革一直强调弱化法官在庭审中的职权,而主张学习英美当事人主义模式下法官的消极克制。但是,弱化法官职权并让法官消极克制并不意味着可以取消法官在庭审中的能动性。为实现审判之目的,保障庭审公正、高效和有序,必须赋予法官庭审指挥权。庭审指挥权包括诉讼许可和禁止权、程序异议裁决权、庭审引导权和告知权、证据调查指挥权、诉讼进程控制权和庭审秩序维持权。在我国,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庭审指挥权体系以及控辩双方权利救济机制,促进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的客观化和检察官地位的当事人化,并通过转变司法观念和提高法官素质保障庭审指挥权的正当行使。  相似文献   
285.
回顾建党百年来我国企业民主制度发展的历史进程,研究我国企业民主制度演进中取得的成就 和成功经验,对完善当前我国企业民主管理制度有重要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基于制度变迁视角,对我国企业 民主制度历史变迁进行分析,本研究发现国家经济体制变迁是导致我国企业民主参与制度变迁的根本原因,经济 体制变迁过程中引发劳动关系各方包括政府、企业、工会、职工相互关系的变化,成为我国企业民主参与制度变迁 的重要影响因素。此外,我国企业民主参与制度变迁以国家主导下的强制性特征为主,但在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市场 劳资主体驱动下的诱致性因素已经出现,对国家主导企业民主参与制度变迁发挥了重要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286.
在我国民法典的编纂中,无论是民法典的价值判断层面还是其立法技术层面,都还存在着众多亟待澄清的问题,近期关于物权立法的争论充分表明了这一点."21世纪中国民法之展望--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以民法典的立法体例与精神内涵、民法典各编的制度构造为主题,对民法典的编纂及民法研究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287.
区域经济一体化勃兴,服务贸易异军突起,区域性服务贸易规则作为当今国际贸易两个发展维度的交叉与契合点,将成为国际经济法学界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通过评析几个主要的区域一体化协定关于服务贸易的立法模式,以期对我国参与区域性服务贸易规则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88.
对当代中国高级警官执政能力需求状况的调查,主要调查的是反映中国高级警官执政能力的基本状况的高级警官群体对执政党所执掌政权的合法性与支持度的认知,对执政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的认知以及对政府执政成本的认知这三项指标。目前网络媒介对高级警官政治知识获取的影响力很小,换言之,以网络教学为主要手段进行高级警官执政能力训练并不现实,而以传统大众传媒(广播电视、报刊资料)的日常教育与组织学习、教育培训等专项教育相结合的双结合训练模式,是目前改善高级警官执政能力的最佳训练途径。  相似文献   
289.
小康社会:一种新的发展范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汪业周 《理论学刊》2005,4(2):24-29
全面小康发展范式理论对中国在21世纪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发展之路的整体设计,主要体现在科学认识国情基础上发展阶段的新定位、检视中国发展实践基础上发展目标的新规制、总体把握世界和中国现代化实际基础上发展模式的新探索。这一设计不仅对中国,对后发国家,具有广泛的普适性,即使对世界现代化运动也将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90.
Changes in life roles reflect the process of reorganization of identity, which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adaptation during transition to parenthood. During this family transition gender differences are significant. Despite the fact that in Western societies women and men are encouraged to share family and work responsibilities, female self-concept is more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motherhood, whereas men still highly value the role of a breadwinner. Therefore, relative perceived and desired salience, and directly assessed importance of main life roles (a spouse, a worker and a parent) before and after the birth of the child were examined. One hundred and eighty-seven couples participated in the study. The perceived (relative and directly assessed), and relative desired salience of a parental role increased after the child’s birth in both genders. Women valued the parent role higher than men who deemed the worker role more salient to their identity after the child’s birth. Spouse identity seemed to be created in the couple itself as both partners assessed it similarly. Inclusion of couples and repeated measurement of all variables allowed for the analysis of complex changes in self-perceptions in transitions to motherhood and fatherhoo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