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5篇
  免费   77篇
各国政治   132篇
工人农民   77篇
世界政治   14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72篇
法律   212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118篇
政治理论   227篇
综合类   17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229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Ning Ye  Yun Zhao 《社会征候学》2019,29(3):319-335
ABSTRACT

As a new kind of contactless crime, the telecom and internet fraud has become a public hazard, with criminals targeting massive numbers of innocent victims. It is a prominent criminal problem that currently affects social stability and the sense of security of the public. Since the six Ministries and Commissions jointly cracked down the crime in 2016, the number of cases and the number of people deceived have decreased, but the occurrence and frequency has still been at a high rate, and the situation is deteriorating. Regardless of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means used by fraudsters, the main medium is language. From a sociosemiotic perspective, this study identifies that the criminal suspects use the discourse resources to fabricate false information and construct false identities through discursive practice, with the aim of achieving the communicative purpose of obtaining victims’ trust, tricking, deceiving and manipulating their victims into giving out confidential information and funds. This study, taking telecom fraud discourse as one type of genre, examines the dynamic process of selecting and constructing identities by manipulating related discourse resources and strategies in the social-cultural context. This study further provides a sociosemiotic solution to telecom fraud prevention.  相似文献   
112.
2010年最流行的汉语热词是我们认识社会的一个侧面,它们反映了社会、媒介和民众的变化。汉语热词通过文化符号、历史延续和社会责任,来产生集体记忆,再通过制造共识和话语扩张来达到社会认同。不过,同时要注意汉语热词的现实性和示范性的特点,对其在社会中产生的作用进行辩证分析。  相似文献   
113.
劫持人质案件谈判最主要的技巧即在于谈判员与劫持者之间的沟通过程,然而,沟通的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一项必须不断地学习及练习的技术。谈判失败的主要原因往往是谈判员在处置劫持人质案件过程中不能有效应对各种因素和状况,不会采用适当的沟通技巧。谈判人员很有必要掌握各种克服与劫持者沟通障碍的办法及在不同的状况下的沟通方法与技巧。  相似文献   
114.
劫持人质是一种严重的犯罪活动,它直接涉及人民的生命安全、社会安定等重大问题。反劫持谈判是防止劫持事态扩大、快速平稳局面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目前世界各国政府与警方高度关注的课题之一。能获得反劫制暴战术谈判成功的关键取决于临场谈判人员对行为人的心理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现场情绪的控制及谈判技巧。因此,认识心理学在反劫制暴战术谈判中的重要性,提高和丰富当前警察队伍的心理学专业知识,改善其谈判手段,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15.
在现代社会,受教育已经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在宪法中进行了规定,公民教育内含的意识形态选择和国家认同在公民个体来看并不是实现公民个体自由发展的最好方式,因而宪法规定的受教育只能是最低限度的教育,在内容选择上意识形态控制的色彩不能太过浓厚,在保持最低限度的国家认同感时,将公民个体与国家作为彼此相关的共同体看待,公民应当保持自身的部分独立性,国家应尊重公民的自主精神。  相似文献   
116.
We begin by exploring the lay belief that women can use flirtation to their advantage in professional contexts and contrast it with trained negotiators' negative views on flirtation. We then examine the impact of flirtation on negotiators' impression formation. We explore whether a flirtatious style aids women in the trade-off they often face between perceived likability and perceived competence. We discover both an upside and a downside to flirting at the bargaining table. Although flirtation appears to be positively related to women's likability, negotiators who flirted were judged to be less authentic than those who refrained from exercising their sexual power.  相似文献   
117.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枪击案引发了身份对当代人和当代社会深刻影响实施的思考。身份的连带责任效应表明,拥有某种身份的人所实施的违反道德或法律的行为必然会连累到其他拥有相同身份的人。身份的搭便车效应表明,拥有某种身份的人所做出的高尚或伟大的行为可能会惠及到其他拥有相同身份的人。身份的刻板印象效应表明,社会上形成的对某一身份的刻板印象会影响拥有该身份的个人的命运和社会地位。法律上的很多制度,包括连带责任制度、结社自由制度、反歧视制度等,与身份的这些效应和影响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8.
政治认同是一种政治制度得以维系的重要粘合力,也是执政党进行政治统治的核心要求。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于受历史条件、社会背景以及群体特殊性的影响,导致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政治认同历程极其复杂曲折,主要经历了三种不同的认同道路:一种是接受无产阶级的领导,走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革命道路;一种是依附于反动势力,走上违背历史发展规律的不归之路;还有种就是自成一派,积极探寻解决中国问题的第三条道路。随着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认同与选择逐渐明朗,大部分接受和认同了无产阶级政权,置身共产主义事业。这样的选择,与其说是知识分子的,不如说是历史的。  相似文献   
119.
黄琳 《证据科学》2014,(6):658-667
《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07年第1期刊载的“廖宗荣诉重庆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第二支队道路交通管理行政处罚决定案”运用的“优势证据”标准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尝试以这一案例为分析样本,通过对判决主文的剖析,希冀从中提炼出“优势证据”的若干构成要件;并通过对相关案例的对比,以期发现优势证据在行政诉讼语境中的适用前提。分析显示,公报案例中的“优势证据”暗含了三个构成要件,分别为身份要件、真实要件、关系要件;而数个案例的对比分析揭示,公报案例中的“优势证据”只适用于一对一证据的情境。  相似文献   
120.
试论贞操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强 《法律科学》2002,(5):60-68
贞操权为区别于身份权性质的配偶权,是男女均享有的以性行为为特定内容的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其侵权为一般侵权行为,其损害赔偿仅限于精神上的损害赔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