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17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117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35篇
政治理论   18篇
综合类   9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文中梳理了社会认知的发展脉络,介绍了社会认知理论的主要内容,探讨了社会认知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82.
违法性认识与刑法认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冯亚东 《法学研究》2006,28(3):112-118
刑法规范具有行为规范和裁判规范一体两面的双重功能——既是行为人指导行为的基本准则,又是司法者依法进行裁判的规则体系。生活中由于行为人总是受制于种种“前见”而选择自身行为,其对行为规范的理解往往同反映法共同体当下要求的裁判规范并不一致,于是便产生行为人在刑法上的违法性认识错误问题。由于刑法上的双重规范意义同属于对同一行为的社区价值评价范畴,两者在社会主流文化价值观念上应当尽可能求取一致。因此,解决违法性认识错误问题,应以社会主流价值观念作为司法最终的裁判标准,同时注意发挥刑法裁判规范对应然价值及未然秩序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83.
思想政治工作要重视情绪、情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情绪、情感并非是人的单纯心理的体验形式 ,它的激活与发动 ,与社会因素密切关联。情绪、情感具有紊乱性、波动性、突发性等非理性特征 ,是对对象的感受、体验和心情 ,是对象引起的主体在感情上的反应。分析和研究人的情绪、情感有助于从思维模式方面 ,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新领域 ,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内容 ,为思想政治工作原则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4.
刘剑 《政法学刊》2010,27(1):28-34
先事实判断、后价值评价是认识事物和决定取舍的普遍方法。我国犯罪成立要件模式具有静态性和整体性。事实判断和价值评价同时的、一次性的完成,不仅混同事实判断和价值评价,而且颠倒了先事实判断、后价值评价的顺序,带来了诸多弊端。构建由典型事实到刑事违法性的两要件双层次犯罪成立模式,能克服现存犯罪成立要件模式之弊,对确保刑法功能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5.
风险认知模式及其行政法制之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戚建刚 《法学研究》2009,(5):100-110
在风险社会背景下,专家风险认知模式和公众风险认知模式在风险本质、判断风险严重程度之因素和评价风险之方法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分歧。两种认知模式的差异对规制风险的行政措施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应当通过行政法律制度变革来避免这些消极后果,以便在科学和民主、事实和价值之间获得恰当平衡。这些改革措施包括:实行一种多中心的风险信息公开立法模式;制定并发布统一和完整的风险信息标准,定期加以评估和更新,最终形成一个“全国性的风险预警制度”;进行有效的风险沟通,以便培育公众理性;依据各种定性因素对风险的严重程度加以调节;充分发挥国务院办公厅应急工作办事机构在风险教育、沟通和公开方面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6.
长期以来,许多人都无视身体的认知功能和价值,只把认知归功于大脑,对认知能力的探索、研究、测试、训练和保养也是聚焦于大脑的结构和机制;没有认识到我、自我或主体等能指、主词或概念所指谓的就是我的身体。其实,正是人的整体性身体结构、以及由此形成的身体场、知觉场、实践场、身体的意向性、认知冲动、尝试性的探索行为、身体的感知能力、认知的超越功能、概念化和范畴化作用、发明创造活动、以及诸如此类的身体智能、身体思维等要素和属性,一起构成认知和才智的源泉。因此身体才是人类从事社会实践、获得知识、成就事业、创造历史、完善人性的根本。人们只有把人的本质性存在身体放在一切认知和社会实践的最高位置,才更加有利于推动人的智力和自身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7.
刑事违法性无疑是法治国家刑法中的一个关键词。我国刑事违法性依附于社会危害性而存在,不具有实体内容和独立品格。刑事违法性评价由于没有和社会危害性评价形成层次鲜明的递进式结构,造成我国刑事违法性理论的功能缺失。引入法益概念,将刑事违法性界分为形式的刑事违法性和实质的刑事违法性,并将其作为犯罪的唯一特征,是完善我国刑事违法性理论的当然选择。  相似文献   
88.
足协打"假"风波波及我国行政程序立法中有关行政认知、自由心证和比例原则等几个敏感问题.其内容深刻涉猎证据法、程序法的热点理论.它不仅在法学理论上带来了错综复杂的困惑,更为我国行政程序法的升级变革创造了契机.  相似文献   
89.
The relations between normative beliefs about different forms of aggression and corresponding aggressive behaviors were investigated in 2 studies of adolescents. In Study 1, we revised an instrument designed to assess normative beliefs about aggression to include beliefs about the acceptability of relational aggression, and we examined the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instrument. In Studies 1 and 2, the unique associations of normative beliefs about relational and physical aggression with self-reported relational and physical aggression were examined. Findings across both studies revealed that beliefs-behavior associations were specific to aggression forms. In other words, beliefs about relational aggression were uniquely associated with engagement in relationally aggressive acts, whereas beliefs about physical aggression, but not relational aggression, contributed unique information about adolescents’ level of physical aggression. No gender effects were found. Results are discussed within a social-cognitive framework, and implications are explored for future prevention and intervention efforts to reduce aggressive behaviors.Assistant Professor in the Department of Human Development at 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Pullman, Washington. Dr Werner received her PhD from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Twin Cities Campus. Her research focuses on social-cognitive, peer, and family relationship correlates of relational and physical aggression.Assistant Professor in the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at Penn State Erie, The Behrend College, Pennsylvania. Dr Nixon received her PhD at West Virginia University. Her primary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prevention and intervention of relational aggression and program evaluation.  相似文献   
90.
论执行军事命令之阻却违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执行军事命令阻却违法是罪刑本质和目的的内在要求,执行军事命令阻却违法并不妨碍其消极价值的法律责任的实现.执行军事命令阻却违法的必要性;"纽伦堡规则"并不彻底否定执行军事命令行为的阻却违法性质;能够阻却违法的执行军事命令行为的构成要件及其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